马道街位于相国寺东门外,原名寺东门。寺东门附近街巷,很早以前就是古城开封的繁华地块之一,尤其是在北宋时期。到了明代虽说城市有了恢复,但这里仍不成街道。建藩开封的周王朱橚[sù]常往大相国寺拜佛听经,随侍马队在东门外溜马,还建有马厩,这也许就是最早叫起“马道”的缘由。崇祯年代,黄河决堤,大水没城,这一带被淤为起伏不平的大空场,故亦被称为:寺东山。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倡导振兴商业、抑制洋商,下诏全国各省、县建立商务总会和分会。因此,马道街的商业中心应运而兴。较早在马道街开设的商户要属大清银行,而最先兴建楼房的是开封商会和劝业商场。商会兴建于光绪末年,劝业场兴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商会的楼房建筑款是河南总商会向各县商会摊派的3千多银元,劝业场的建筑款则由开封八大家—魏、郑、李、杜等人的集资。民国二年(1913年),商会的楼房院落全部建成。新成立的开封商会,此时已将原由清朝遗留下来的“河南商务总会”改组完毕,并随即于是年二月由书店街迁来。劝业场也与同时落成开张。
在劝业场的带动下,彰德武安帮德字号的德庆恒、德庆成、德茂恒、老德记等绸布庄也相继迁来;义丰永及新开的云锦章两大绸布店和布业之和泰西等店也先后迁入马道街(义丰永迁马道街后改字号为义丰厚);紧接着就是时货业资金雄厚的同丰和华丰泰两大百货店,于这一时期在马道街创建。马道街首批迁来的还有照相业,民国初年有8家。至此,绸布、百货、照相成为马道街发展初期的三大主要行业。马道街是在清末修了马路,安了电灯,这成了吸引业界的因素之一。之后,正大林茶庄、中西药房、张麻子、赵麻子刀剪店、谦信洋行等相继迁来或开业。上海正兴长布店也来设号,建在劝业场内。该号创牌子时实行“加一”优惠(买一丈送一尺)招揽顾客。开封最有名的钟表店,还有民乐亭饭庄、稻香居锅贴店,南货店等亦相继开张。群贤旅馆,门脸虽只一间,当年却是五进院落的开封四大名旅店之一。街北头路西,是开封商务印书馆,清一色的灰楼。后来,原设在南北土街、东西大街、河道街较大的商户,也纷纷迁往。马道街丰乐园,于宣统二年(1910年)春节开张,是河南境内唯一的新型剧场。开始该园以演京剧为主,后来也放映电影。当时我国著名京剧艺人汪笑侬、高庆奎、郝寿臣都曾在该园登台献艺。民国九年(1920年)重新整修,剧场楼上增设包厢和特别茶座,场内金碧辉煌,并将后门改为前门,直通商场后街,院内能停车马(此园1922年失火化为灰烬)。
至此,马道街作为开封最早最繁华的街道和商业中心,才名符其实地真正形成。
大清银行开封分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大清银行总行委太守姚舒密为开封分行总办,以李振廷为经理,陈尧年为协理。七月,姚舒密先到开封就职筹办,向总行领取资本银二亿厘,择定开封马道街北口路西鱼池沿修建银行。因当时开封市面银根奇紧,经请示总行批准,先行交易以试其端,遂于同年十月刊登广告:大清总银行分设豫省银行,今设在马道街北口路西,即于二十日先行开办……。
同年十二月,开封分行向总行报告:省城放出款项为数不多,必须分支于外,方能活动。同月又报告:周家口(周口)距省城270里,是处为南北帮荟萃之场,向以芝麻、香油、金针菜、杂货、牛皮、茶叶为大宗,一岁出入约在千万之谱,近来火车通至漯河湾(漯河),未达周家口,而漯河湾土产小麦、芝麻等运往汉口者,虽不能如周家口之盛,然每年亦有数百万两。是以两处汇兑款,颇为繁盛。省城只有进款,而无出路,必须将款项送至周家口,然后调申(上海)调汉(汉口),事极便捷。
经大清银行总行批准,于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正式设立大清银行开封分行,经理李振廷、协理陈尧年到任就职。同时在周家口设分号,隶属开封分行,并由周家口分号派人在漯河湾,常川往来办理申、汉汇兑之事,以资接应。
民国二年(1913年)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原大清银行商股银500万两,改为中国银行存款,经各股东与财政部反复交涉磋商,定为分四年摊还,每年按五厘行息。对原大清银行存款中各票庄存款,即时支付,一般人存款在500两以下者即时支付,1000两以下者一年支付,2000两以下者三年支付。同年元月,开封大清银行在《自由报》 刊登广告:五百两以上商存款项及商股股本改为中国银行存款,换给存单……限至二年阳历二月底止……期内一律到中国银行更换。三月,开封大清银行清理处发布启事,声明该行:银票、银元票在外流通,未来提取者,数尚不少。(为)清理旧案,务祈速来提取,万勿再延。但因该行债权债务纠葛甚多,清理数年,直到民国五年(1916年)十月始清理结束,全部移交中国银行。
张麻子与赵麻子刀剪店。马道街北口路西,有一家以经营刀剪为主的商店。远在七、八十年前,此处挂的是“张麻子刀剪店”招牌,满脸麻子的店主张锡宾自产自销的剪子、菜刀,誉满全省,名扬西北,后来有个经营刀剪生意的赵玉平,其人虽无麻子,但觉“麻子”名气响,便费尽心机,在张麻子刀剪店的紧隔壁开设了“赵麻子刀剪店”,专作门市买卖,并不从事生产,同张麻子分庭抗礼,激烈竞争了多年。一九五六年公私合营时,两店合二为一,取名张麻子刀剪店。文化大革命中改名曙光刀剪商店。一九七九年由于某些原因,又改叫赵麻子刀剪商店。
刀剪店创始人张锡宾,系山东省临沂县瓦坡村人,早年学得一手打刀剪的好手艺,光绪年间,大旱成灾,三十来岁的张锡宾手推“红车”(独轮小车),逃荒落脚开封。在马道街北口一块脏乱地面上搭个席棚,盘个炉子,以打剪子、菜刀为生。当时既无铺面,也无招脾,只是在剪子上冲两个“葫芦”,菜刀上冲个“张”字,作为标记。由于产品质量好,所以张麻子剪子、张麻子菜刀的美称在人们中广为传扬。张锡宾通过十年辛勤劳动,有了积蓄,便扒去席棚,盖了两间门面作坊,娶张鞋匠之女为妻,一个掌钳,一个抡锤,生产经营更加蒸蒸日上。几年后,又加盖两间后座,开始招用徒弟,定字号为“张顺永”,前柜正式挂出顾客熟悉的张麻子刀剪店匾额。以后,不仅自产自销,还销售已出师徒弟立炉生产的刀剪。张锡宾年过六十之后,体力不支,不再掌钳生产,只作技术指导。后来张麻子刀剪又逐渐变为纯商业经营的名店,经营刀剪、铜器、五金、皮件、鼓乐器以及军用刀剑和弹弓,还有武术用具等,花色品种达2000余种,仅各种小刀就有50至60种之多。张锡宾的3个儿子也在店站柜营业,并分赴广州、北京、天津、苏州、武汉等地采购。
这家靠一个席棚、一盘炉子发家的刀剪店,抗战前,资金已达3至4万银元。解放前夕,有门面房3间,后院6间,还在杏花园街盖了十几间住房的独院家宅。开封第一次解放时,鼓楼着火,殃及张麻子刀剪店,将其一下化为灰烬。一九四九年,女东家张张氏带领小儿子张元生在原址维持营业。一九五一年以后逐步重建,恢复元气。一九五四年张锡宾的三儿张元华继其母告退以后接任经理,把张麻子刀剪店经营到一九五六年。
张麻子刀剪坚持以质量取信于顾客,因而八、九十年始有声誉不减。从老柜张锡宾起,就十分重视产品质量,打一把剪子,有72道工序。他对每道工序都一丝不苟,打出的菜刀,用手一摸,要有“咬手”、“吃肉”之感,在牛皮纸上“哧哧”划几刀再切老姜、姜片上不许扯丝、带毛。张锡宾的三儿张元华,一九七九年指导开封刀具厂生产的菜刀,在展销会上,当众试砍铅丝,剁元针、刻铁皮,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张麻子刀剪店有条规矩,凡是顾客拿来有“张”字标记的菜刀,或有“葫芦”字样的剪子,只要说质量不好,就当面砸毁,换给新的。从张麻子刀剪店出师的徒弟已有六代,对手艺好、师傅信得过的得意门徒出师独自立炉生产时,师父必亲自砌炉、送给一套工具及“张”字和“葫芦”图样的铜模冲具,允许生产同师父所用标记一样的刀剪,但必须交张麻子柜上统一出售。产品交到后,要经过一把一把仔细检验,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随手挑出来,并且不准徒弟自行出售。
张麻子刀剪重质量、保牌子,其产品顾客信得过,不仅畅销全省,而且名扬山东、陕西、新疆各地。
百货商店同丰号。民国初年,河北省冀县人高秀岩在开封城以挑货郎担为生,常在督军府和大公馆门口叫卖,被河南督军赵倜看中,认为此人忠厚老实,可为自己发财效力,欲筹集资金,聘高经营。于是,动员河南驻军军长孙殿英和四个师长,还有亲信部下马义臣及社会上层人士共20余人,八股,集金12万元(银元),以马义臣为股东代表,高秀岩为经理,于民国九年(1920年)着手筹办“同丰百货商店”,民国十一年(1922年)在马道街租赁旧房开业。其后两次将旧房翻修扩建,在当时可谓规模壮观。全店3节院,前门临马道街,后门通商场后街,前柜5间门面3层楼,2柜两层楼,使用面积共800余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200余平方米,仓库400余平方米。冯玉祥二次进驻开封主持豫政期间,扣押同丰经理高秀岩,没收赵倜等人官僚资本7万元,此后所剩资金虽仅5万元,但在开封当时的百货业中仍是首屈一指。
同丰以零售为主,兼营批发。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以前,年销售额约20万元,每年可获利润2万余元。经营品种有化妆用品、搪瓷陶瓷、男女鞋帽、钟表唱机、儿童玩具、针织皮货、五金用具、体育器械和军需用品(武装带、手枪套、指挥刀、匕首等)等时兴百货。中高档商品约占流动资金的30%,居全市各店之首,景泰蓝茶具、烟具、苏绣湘绣被面,鸭绒枕头、双人铁床、大站镜以及进口的三枪、老头、兰灵自行车,进口手表、英美化妆品、英制陶瓷、日本麻织品、俄国毛毯等,这些中高档商品经常有货。
同行之间竞争激烈,二十年代末期达到高峰。同丰的主要对手是一墙之隔的同和裕百货商店,其次为马道街北头的华丰泰百货商店。同丰在店内提出口号:拳打同和裕,脚踢华丰泰。为了竞争需要,曾一度舍本赔钱,甚至撤销在郑州和汉口的分号。同和裕是一家资金甚厚的银号、兼营百货生意,民国十九年(1930年)因其银号倒闭而告崩溃。自此,同丰再无强大敌手,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前后进入了最兴盛时期,郑州和汉口分号又恢复经营。在竞争中,同丰取胜之道有三:一靠信息,二靠宣传,三靠服务。
对货源组织和价格调整,同丰因信息灵通,往往比别家抢先一步。信息来源有外地和本市两方面。外地以上海为主,常驻“申庄”3至5人,几乎每天要向开封发回书信或电报,汇报货源和物价变化情况;其次,派出采购人员,不断往来于天津、北京、汉口、广州各地,了解市场动态;派驻“申庄”人员,一般每年返回一次,汇报工作,参加营业,了解开封市场情况。
本市商品信息来源,主要借助顾客,那时候同行是冤家,各店经营品种和零售价格,互相封锁保密,同丰店员则通过从别处购买了商品又来本店的顾客,在言谈话语中了解情况。同丰店内有块玻璃匾,上书“商战全球”四个大字,从宣传上展开竞争攻势。售出商品一律用精印包装纸,以扬名声;有时在门前扯横额、挂彩旗、放唱片,大造拍卖商品的热闹气氛,招徕顾客;在经营中发行礼券,顾客持亲友赠送的礼券来店购买商品,按礼券金额多退少补,此举深受顾客欢迎;还为上海的英国时代唱片公司灌制豫剧名演员陈素真的唱片,既可增加效益,又扩大了同丰的影响。
同丰把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视为生存和竞争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求店员对城乡顾客一概礼迎礼送,悉心介绍商品,尤其对老顾主或新的大买主,要请坐、倒茶、递烟,殷勤招待,有时经理还亲自出面接待。本市顾客购买商品较多时,要送货到家。售出的商品,只要不残不损,随时可以退换。这些做法,维持了老买主,吸引了新顾客。
同丰有明文号规,挂在账房(会计室),用以约束全店人员。最严格的戒律有四条:一曰凡有偷摸、嫖赌、吸毒行为者,辞退。二曰在店内不准身上带钱(用钱时到账房暂支记帐)。三曰吃住在店,不得携带眷属。四曰营业中不得饮酒,平时饮酒不得过量。还有一些规定,例如:师兄必须对徒弟负责培养、教育、管理;全店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清洁,每天一刮脸,每月理发、洗澡两次;营业时间,夏季一般为早七点到晚十一点,冬季为早八点到晚十点,一班到底,抽空轮流吃饭。一切店规,从经理到学徒必须人人遵守。第一任副经理就是因为嫖妓而被经理辞退的。
工资按年计算。经理的工资由股东决定,副经理及其他人员的工资,由经理根据各人能力强弱,年限长短和贡献大小而定。学徒每年6元,三年出师后为伙友,每年工资30至40元,往后,年年有所增加。一般伙友,每年50至60元,最高者百余元。正副经理的工资不一定高于大伙友。两年一个账期,到账期发给工资。平时用钱,从账房借支。分红,就是两年一个账期内的盈利,按股东的规定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后的剩余部分,以股东为一方,全店人员为另一方,按比例进行分配,分配比例由股东和经理商定,有时对半分,有时倒四、六分。股东的分红提取后,店内的份额由经理支配,每人分多少,由根据各人的情况决定,学徒一般为20至30元到近百元,伙友可分数百元,“吃人份”者所得更多些。所谓“吃人份”,就是对有才干、年限长、贡献大的伙友给以重奖,由经理在账期宣布让某人某“吃×厘吃××份”,十分为一厘,十厘为一股,比照股东所得比例进行分红,但“吃人份”时工资要适当降低一些。发工资与分红同时进行,时间在春间后开门前,由经理口头宣布各人应得数额。但是,从经理到学徒,所得工资或分红必须全部存入账房,需要时自由支取。伙友购买牙刷、牙粉、肥皂及洗澡、理发和洗衣、拆被等项费用,均由店内负担。伙食免费,一天两餐,早餐四个荤菜,晚餐两荤两素,七天不重样,主食全是细粮,经理和店员、学徒同桌用餐,炊事员端送饭菜。每年发给回家往返两张车票钱,两年可回家探亲一次,时间一百天,但平时无星期天。看病、吃药,店内付钱。丧失劳动力者,发路费回家。
马道街作为一条商业街,从清初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建国后马道街主要是国营商业,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起到了资源配置的作用。现在的马道街与相国寺大市场、振河商业城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作者孙玉亮,网名汴人梅轩,作品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