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的婚姻制度基本形成于西周时期,从那时开始,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婚姻的目的是两个家族的联合,是为了继承祖先的香火,即“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在宗法制下,子女的婚姻大事必须由父母主持,并通过媒人撮合,否则婚礼就是不合规矩,是不被社会所认可的,所以就导致很多人结婚前都没见过对方,全凭父母和媒人来定夺,基本没有自由恋爱。
这一陋习持续到民国时期民国政府仍未明令禁止,直至新中国建立后才慢慢的废除。
在这种制度下,毛主席也难以逃脱,成了其中的一个缩影。
大家众所周知的毛主席的妻子有杨开慧、贺子珍等,但其实在他们之前毛主席还有一个妻子,那就是罗一秀,虽然是父母强行安排的,毛主席也并不承认,但也是事实。
心怀大志,父亲欲用婚姻束缚
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出生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
由于其父毛贻昌有自己的生意,所以毛主席从小也算吃喝不愁,毛贻昌也想让毛主席学点知识,将来好继承自己的生意。
1902年其父将11岁的毛主席送往私塾读书,年仅9岁的毛主席聪颖好学,深得老师喜爱,但是也特别的调皮,经常让老师头疼不已,因为他感觉当时学习的内容是封建古旧那一套,已经阅读过进步书籍的主席对这些并没有什么兴趣,所以经常与先生辩论。
有一天,毛主席的老师毛宇居外出,临行前让学生要在屋里背书,回来后要检查,先生刚走,毛主席就跑去后山游泳去了,顺便还摘了毛栗子,回到私塾,他给每个同学送上几颗,也孝敬先生一份,先生却责问他:"谁叫你到处乱跑?"毛主席答:"闷在屋里头昏脑涨,死背硬读也是空的。""放肆!"先生气得涨红了脸,指着天井说,"我要你做一首赞井的诗。"毛主席围着天井转了两圈,便开口吟道:"天井四方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这首诗借题发挥,颇有寓意,最后两句更是令人回味。
这首诗意思是说如果不走出去,不去看外面的世界,永远不能成长。
一个11岁的孩子有此志向,已经超越了很多人,此诗也令毛宇居惊喜难抑,终生不忘。
毛宇居还评价道:此子将来必成大事!
毛宇居眼光确实毒辣,只不过让他想不到的是,日后这位少年出息的着实是惊天动地了!
自此毛宇居就对毛主席因材施教,针对毛主席基础好、领悟力高,他就布置高深一些的教材让他学,还把自己的一些藏书借给他看,扩大他的视野。
后来在同龄的学生还在学习课本上知识的时候,毛主席已经把很多经典书籍倒背如流,比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孙子兵法》等等。
虽然毛主席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但是他也沉迷于书中无法自拔,这样就违背了毛贻昌最初的想法了,他只是想让毛主席稍微学点知识,然后继承自己的事业,把毛家发扬光大。
对此,其父毛贻昌左思右想,想出来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让毛主席定亲,成亲之后有了自己的家室,或许就能把心收回来好好经营自己的家,不会再有逾越的想法。
但是他并没有站在毛主席的角度想一想,毛主席志不在此。
罗氏嫁入毛家
虽然着急给毛主席寻一门亲事,但是也得门当户对。
经过父亲和媒人的筛选下,最终敲定了同是韶山罗家的女儿罗一秀。
罗一家家境殷实,有着很好的家教,称为大家闺秀也不为过。
直到结婚的时候,毛主席才知道,原来父亲没经过自己的同意就给自己定了一个从未谋面的妻子,于是就跟父亲大吵了一架,可是并没有什么用,毛贻昌已经决定的事,不可能因为吵一架就放弃的,说道:今天你结也得结,不结也得结,这个家还由不得不做主,被逼无奈,两人只好拜了堂。
虽然自己不想结婚,但是他也怪不得罗一秀,因为他知道罗一秀也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之一,于是对罗一秀说道:虽然咱俩结为连理了,但是我并不想结婚,所以如果你有心悦之人,你尽可以离去,我不会怪你。
可是那个时候不是每个人都有毛主席这样先进的想法,罗一秀说道:我既然进了毛家的门,这辈子都不会离开的。
罗一秀嫁进毛家后一直都很恭顺,当时主席的两个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年纪都还比较小,罗一秀除了照顾主席的饮食起居外,也会帮着带两个弟弟,街坊邻居都夸她是一个好姑娘。
可是天公不作美,三年后,罗一秀就患上了严重的细菌性痢疾不幸离世。
毛主席得知消息后倍感震惊,立即赶回家中,对着罗一秀的牌位,他泪如雨下的说:这一生辛苦你了,是我做的不够好,好好安息吧!
罗一秀的父亲说道:秀儿虽然离开了,但是不要影响咱们的感情,咱们以后还要经常来往。
毛主席哭着说道:只要你们有用得到我的地方,我定会赴汤蹈火。
自此,毛主席心里就多了一处意难平。
唯一一次破例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华访问,毛主席与他谈话时说道
“小时候,父母让我娶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女孩子,我虽然答应,但从没有跟她生活过……我并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
虽然心中不愿承认有过一段父母包办的婚姻,但在后来,他却亲自为口中不愿承认的“妻子”破例。
罗一秀有一个弟弟,名叫罗石泉,得知他们一家生活很困难的时候。毛主席破例吩咐毛岸英:把你'舅舅'接到北京来,可以给他安排个工作。
或许是毛主席对罗一秀的某种歉疚之情,想办法为罗家补偿一二吧。
结语
毛主席一生面对自己的亲戚朋友都没有破例,甚至还说道:这天下不是我的,不能乱来。
但是面对罗一秀,毛主席还是选择破例一次,由此可以看出来,毛主席虽然有自己的原则,但是也是懂得感恩的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2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