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癸卯兔年,共有384天,多出来的19天是从哪来的?
这是我在平台上看到有网友提出的问题,作为天文爱好者,在这里简单科普一下吧。
2022年是壬寅年,按照古老的习俗,这个年是好运年,两个立春,闰2月,利于婚嫁。壬寅年是水虎年,金箔金,这一年出生的孩子都是金箔金命。呵呵,我怎么感觉2022年,运势没有这么精彩呢?光让新冠病毒就给折磨的非常难受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向善、向好的心,2022年有着太多的不顺利和坎坷,我们就寄希望于2023年,诸事顺遂、平平安安。
按照天干地支纪年法,2023年就是癸卯年了,卯即兔,根据我国的属相轮回,2023年出生的宝宝,都是兔宝宝了。当然,按照我国民间习俗的话,得是从2023年春节(大年初一)开始计时,阳历的元旦是不是算的,在元旦至春节期间出生的宝宝仍然是属虎的。
壬寅年、癸卯年这些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小时候,看到有些国画作品和书法作品的落款处,都有“丁卯年”“甲辰年”的落款,就感到很奇怪,不明白什么意思,还以为是书画家故弄风雅呢。
后来,上学读书了,才懂得这是一种天干地支纪年的方法。天干有10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就是所谓的10大天干、12地支了。12地支分别对应12个属相: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古人是聪慧的,同时也懂得辩证法,懂得阴阳协调,有天就有地,有乾就有坤。假如10个天干对10个地支的话,就不会形成有序的轮回,或者即便能形成,恐怕普通人也推算不出来。10个天干,12个地支,按照次序组合起来(比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等等),60次一轮回。用天干地支纪年的话,60年再从头开始循环,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啊,因此60年的时光过去,能够继续存活的老人也不多了,再从头开始纪年的话,也不会有很多人感到重复。
按照这种纪年方法,2022年是壬寅年,2023年是癸卯年,2024年是甲辰年,2025年就是乙巳年……
2023年真的有384天吗?
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学过一个常识,一年一般有365天。当然这个是指的公历年,对农历年来说,一个农历年的天数应该在354天,如果闰月的话,就是384天或者385天。
2023年就是384天,与正常公历年相比较,多出来了19天,与正常的农历年相比较,就多出来30天(农历没有闰月的是354.3672天,有闰月的383.8978天,公历为365.2425天,所以准确地说,有闰月的农历年比正常的农历年多出29天)。那么多出来的这些天数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是天上方一日,世间已千年?还是我们的地球运转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呵呵,都不是,斗转星移,春夏秋冬,一切都按照既定的规律运转,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打开日历表或者老黄历,我们可以看到2023年闰二月,闰二月一共有29天,多出来的这些天数就源于闰月。原因找到了,我们就不用感到奇怪了。但是,或许有些网友又会产生新的疑问:为什么要闰月呢?真不是闲着没事干了吗?还弄得没有规律可循了,一年到头永远都是365天多好啊,非常容易识记。
呵呵,如果取消了闰月、闰年,一年的天数倒是固定了,季节可能就会出现混乱了。举个例子吧,我们都习惯了在寒冬腊月过年,正是北方地区大雪纷飞的时候。如果取消闰月了,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在烈日炎炎的夏季过春节了。光去想一想,就感到特别滑稽和尴尬了。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聪明的古代人就想到了用闰月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实行闰月呢?
从地球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太阳系的一颗行星,绕着太阳公转,当然也在自转。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绕日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上就要经历春夏秋冬的轮回。
生活在地球上的古人,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春夏秋冬依次轮回,周而复始,有规律可循,就不断总结规律用于指导生活和生产。到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古人更是发现了地球绕日公转的周期是有规律的,把太阳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称为“回归年”。经过精密测算,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大约为365日5小时48分46秒。
因为回归年是按照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节气计时的,所以它所反映出来的是与季节变化相吻合的,因此在回归年的基础上,人们发明了24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生活在地球上古人发现,天空中除了太阳之外,还有一个天体与人类生活非常密切,这个天体就是月亮。他们发现月亮不像太阳那样始终如一个圆盘状,而是有规律地出现圆缺现象。于是,古人就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确定出一个月的时间尺度。新月出现的时候定为每月的初一,满月的时候定为每月的十五,再到月亮消失的时候,定为每个月的月底。古人这种计时的方法被称为“朔望月”。
根据科学家的精心计算,月缺月圆这么一个周期的时间长度是29.5306日,一年有12个月,那么一个农历年的天数就是29.5306×12=354.3672日。
因为在我国民间同时使用公历年和农历年的两种计时方法,那么问题就来了:
一个回归年的长度(365日5小时48分46秒)和一个农历年的长度(354.3672日)不一致,农历年比回归年少了10.88天,平均到每个月就少了接近1天,12个月就能少接近12天。
按照这个规律推算的话,我们北方人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欢度2023年的春节,再过17年,农历年就比公历年少了187天左右,到2040年,我们欢度春节的时间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了。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智慧的劳动人民发明了闰年和闰月。
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四季脱节,每隔2-4年,就要对农历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农历的闰年就变成了13个月。为了兼顾季节时令,一般采用19年七闰的方法,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如此一来,农历基本上19年为1个周期,正好对应于公历的同一时间。
因为闰月的存在,有些农历年份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被称为双头春),也有些年份没有立春节气(无头春),并出现了一些谚语,比如“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双春闰二月,春寒逢秋旱”等说法。在过去的时候,劳动人民往往以这些农谚预测未来一年的发展变化趋势,对农事安排提前做好筹划。
现在看来,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气候类型繁多,这种约定俗成的谚语不见得适合每个地方的实际,再加上现在因为人类的活动,导致气候也在发生变化,原有的那些规律也不见得成立了。
分析到这里,您对这个问题明白了吗?欢迎留言和评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23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