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作为家长送给学生的第一份“礼物”,虽然谈不上价值千金,但是却饱含家长对学生的美好寄托,同时也是学生出生之后的第一个“标签”。
但取名也是一门学问,既想降低重名率,又想寓意深刻,还想要个性十足,那最后的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但不得不说90后家长取名是真的“勇”,关于取名,只有网友想不到的,没有家长不敢取的。
90后家长取名有多“勇”?重名率倒是避免了,就是看着有点像网名
稍显“用力过猛”
90后家长给学生取名的时候,非常喜欢“古风”,所以很多家长会查阅诗经或者一些古诗词等等,这倒是也在情理之中,但就怕家长“用力过猛”。
比如这位同学的名字,应该就是取自《诗经·郑风》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寓意确实很美好,但配合上强行“四字名字”以及“谐音梗”,就真的感觉有些怪怪的了,还不如直接叫秦子衿更朗朗上口。
这真的不是网名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长给学生取小名的时候,经常会参考一些点心,比如小糯米、小奶黄等等,听着就觉得十分可爱软糯,但要是把零食放在大名上,就略显不正式了。
家长给学生取名叫“陈皮话梅糖”,重名率倒是避免了,就是怎么看都觉得像是一个网名,但据说家长如此起名,是为了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姓氏都融入进去,爱意是满满了,就是担心学生上学之后尴尬也会满满。
有点当初“建军、建国”那味了
老一辈人在取名的时候,很喜欢结合时事,比如“建军、建党”之类的,那个时候看都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大概这对家长和那个时候的家长想法一样。
学生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冬奥会,冰墩墩大火,既然买不到那就生一个,这回就可以骄傲地和大家说我们也有冰墩墩了,但家长是满意了,就是不知道学生将来会怎么想。
取名就讲究一个“东西合璧”
这位同学的名字就厉害了,虽然中文名字,但是却带着一股“英文名”的感觉,这谐音梗是真的让家长玩明白了,但到底是中西合璧还是不伦不类,就说不好了。
很多家长自己的名字可能比较普通,从小就很羡慕那些听起来有个性的,唯美的名字,所以自己有了孩子,就非常重视学生的名字,但重视可以,重视过头就真的不合适了。
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了
这位同学的名字可以说是饱含家长对学生的期待了,出生就是“张总”,以后这位同学毕业参加工作了,直接赢在起跑线,不少网友开玩笑的说道:不如直接将张董,也是很幽默了。
学生的名字本身就是饱含家长对学生的美好寄托,但有些时候,这份寄托也不宜过分直白,学生将来成为张总固然是好,但是如果没有,参加工作之后,也确实是有些尴尬了。
带着霸气的名字
看到这位同学的名字,好像觉得和“张总”有异曲同工之处,将来能够成为收租的房东,不知道是多少打工人的终极梦想,这位同学一出生就实现了。
家长为学生取名的时候,喜欢赋予学生一些美好的寄托,也可能会想体现家长之间的深情,这些其实都无可厚非,但是千万不要“用力够猛”。
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代号,更是给外人的第一印象,家长还不要太“勇”为好
首先,家长给学生取的名字太过儿戏,学生在学校,很容易被同学取外号,即便有些时候,同学们并没有带着恶意,但对于学生来说,也依旧会心里不舒服,这一点,过来人应该都是能理解的。
其次,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不方便,也很容易造成一些误会,毕竟像“陈皮话梅糖”“王冰墩墩”之类的名字,真的会容易让大家误以为是网名,学生总是要解释,不仅仅是麻烦,更是会影响学生的社交。
最后,毕业参加工作也很容易给学生带来困扰,换个角度考虑,如果你要和对方签约一个很重要的合同,结果对面的人叫“陈皮话梅糖”,你会不会感觉对方有一些不靠谱呢?
私企相对来说,这种困扰或许还能少一点,这样过于儿戏的名字,对于学生未来报考事业编、公务员等等,说不定都会带来一些阻碍。
话题讨论:你身边有过哪些让你觉得很“惊艳”的名字?欢迎留言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2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