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王书法
汉台王氏世居沛邑之南编,明洪武十四年诏编赋役,编为汉台乡二图民籍,乡人呼为:西王家。
正统年间,一世祖王英由二图迁九图秦村(现孙洼村北),赘邑人陈钦女,以耕读为业,逝后葬缕水堤北(王洼村南)。
沛县承事郎七品散官陈钦,配孟氏,只生一女名妙聪,招赘王氏一世祖王英,育有三子:和、美(乏嗣)、彦。
彦随母姓陈,王氏族谱上只有:和、美,陈氏族谱上只有彦,此为陈王一家的来历。
和生三子:鼎、鼐(乏嗣)、鼏。鼎生一子:守禄;鼏生四子:守正、守道、守中、守国。
陈氏一世陈钦;二世陈妙聪(女);三世彦;彦生一子:鼒;后裔见《陈氏族谱》。
七世王者都于顺治十五年(1658)授陕西西宁卫,正六品,皇帝褒封勒碑修祠崇祀,湖广提督学政丘园朴篆碑额:锦云世家。
为示不忘皇恩、激励后人,故名堂号:锦云堂。
族谱初修: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五世王嘉宾主修,手写本。
次修:明天启甲子年(1624),六世王应祯主修并写序,手写本。
三修:清康熙己酉年(1669),七世王者都主修并写序,阎尔梅写序,木刻本。
阎尔梅《汉台王氏家谱序》:吾沛有歌风台,汉高皇帝歌大风处,史称沛宫者是也,迄今千八百年矣。后人念汤沐遗泽,取以名里,志不忘也,里有王氏,王氏有家谱,自题曰:汉台王氏……
或曰汉台王氏当是丞相陵之后,其时其地,两无可疑,而王氏不屑也。曰:吾知有吾之汉台而已矣。
四修:清同治年间,十三世王承武、王克淳,十四世王浚华主修,十四世王印川写序,手写本。
五修:清光绪十五年(1889),十四世王启隆主修,草稿。十五世王振坤珍藏,民国五年匪焚,系几中断。十五世玉辂仅存系属二卷,余缺。
六修:民国壬申年(1932),十五世王世忠主修并写序,十五世王之霖写序。
记载:奈两次增修,我分支皆未及,皆因洪杨作乱、捻匪乘势,路途阻隔,抱恨至今。光绪己丑春,忽接修谱佳音……精修数日告成,长次两房为上下二卷……
光绪辛卯冬,体谦叔忽见火焚字纸,忙拣下卷,上已灰烬,遂于庚午十月接续旧谱重修。
木刻本,一部八卷,前有名字世系;家传五世一图,从五服五世则迁之义。
七修:一九六三年二月,十五世王世方主修,十八世王洼村王宗立写序。手写本,一部八卷。
序言:“此次续谱,天不作美,年荒失收。为完成修谱大业,矢志不摇,艰苦奋战,铺草为铺。吃红薯,啃窝头,吸烟叶。无钱打印,秉笔成书。顶风雪、冒严寒,伏案深夜,不觉疲倦,苦战数月,形容憔悴,谱牒告成。”
八修:一九九五年春开始,至年底基本完成。打印、影印兼行,尽量保持旧谱原貌,一部十八卷。十六世王纯新主修。
序言:“七修时值一九六三年,这年自夏至秋,淫雨连绵,庄稼欠收,多数人远逃河南谋生而修谱诸公,忍饥完成修谱工程,甚是难能可贵。
脱稿之后,无力付梓,仅手抄数部,可谓凤毛麟角,实为我族稀有之家珍。惜於一九六六年,十年浩劫之初,家谱被作为最反动的封建典籍,多数搜出付之一炬,甚为痛心。”
“自一九八三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农村仓有余粮、囊有余钱,敬宗睦族之情油然而生。”
一九八三年秋,找到一部完整的七修手抄谱本。
汉台王氏家谱艺文单成一编,七世王者都编纂。
字辈排行:锦云堂王氏三世以“鼎”字形命名,四至十八世:守嘉应者(立)锡,仪念曰志承(克、广),阁(启、庆)玉(励、世、怀)纯(敬)钦(彦、兆)宗。
民国壬申,十五世王世忠等议定,自十九世起至三十八世排行二十字:明新(经)兴绍化,尊宪宏光祥,传居维沛本,利正福茂长。
其族以五世王守道、六世王应祯、七世王者都为著。
汉台王氏主要分居沛县南部,王庵子、辛梨园、王集、甄埝、蒋王庄、孔堤口、刘堤口、小闸子、王辛庄、王桥、大张庄、大王庄、王洼、滕楼、黄王庄、十里铺、翁楼、朱楼、张洼、孙大庄、韩油坊、魏老家、河口李集等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20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