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相爱同进步,比翼双飞共白头。
196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毛岸青身穿藏青色中山装,与他携手并肩而站的是穿着一席鹅黄色连衣裙的邵华。
这是二人简朴而又热烈的婚礼现场。
热烈是郎情妾意的甜蜜,简朴是因为没有婚宴酒席,取而代之的是仅有几碟的喜糖和花生。
但是二人的婚姻却仅仅维持了47年的时间。
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在北京离世,临终前交代给妻子邵华一句“秘密”。
可邵华却没有做到,最终履行这项神秘任务的是两人的儿子——毛新宇。
毛岸青垂危之际对妻子所言的秘语是什么?邵华又是为何辜负所托,将其原封不动的“委派”给自己的儿子?
有意安排下的初见
1960年1月,旅大市南山宾馆(1982年改为大连市)迎来了两位毛主席的“老熟人”。
其中一位是毛主席的亲家母张文秋,另一位便是毛岸青将要在1960年所娶的老婆邵华。
张文秋奉毛主席之命来旅大修养,虽然身体抱恙,但是在得知毛主席的小儿子毛岸青也在此处疗养的时候,张文秋还是拖着自己“残败”的身体前来探望。
但与旁人的病症不同的是,张文秋残败的不只是身体,还有心。
因为她在1950年的时候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之悲,因为她的女婿毛岸英牺牲在了1950年11月25日的抗美援朝战场。
1950年10月,毛岸英用“工作需要外出一段时间”与尚在住院的刘思齐拜别,而后毫不犹豫地跟随彭老总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炮弹无情,战情险峻,但他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儿子,他就必须拿出十足的诚意,表明毛家人,表明中国政府对抗美援朝之行的决心。
在人民志愿军的队伍中,毛岸英不再是毛家的大公子,而是彭老总的随行秘书兼司令部俄语翻译。
就连毛岸英这个名字,在部队中也鲜少被提及。
1950年11月25日,美军飞机在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投放了上百枚汽油弹。
落地爆炸的是敌人的野心,但是陷入焦灼的却是身处防空洞的彭老总和一众志愿军同胞。
因为毛岸英同志正处火势中央。
意外发生的时候,因为手头的工作尚未完成,因此毛岸英留在了司令部,也殒命于敌人野心纵容的炮火之下。
这笔恨,铭刻在志愿军同胞的心中,于是他们毫不保留地发泄在与敌人的交战之中。
从战争伊始至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歼敌109.3万余人,浩荡的抗美援朝运动以凯旋画上了胜利的终点。
猛虎出山是敌人的咎由自取,但是毛岸英和牺牲在朝鲜战场之上的亡灵却再也无法亲口与国内的亲人报平安。
因为有意隐瞒,刘思齐在1953年的时候才知道这件事情。
可即便事隔三年,刘思齐的哭声依旧震动了整个中南海。
1959年2月,在妹妹邵华的陪同之下,刘思齐第一次奔赴朝鲜为毛岸英扫墓。
亡去的是毛岸英,但是悲伤的却不止刘思齐一人。
身为刘思齐的母亲,身为毛主席的亲家母,张文秋的心中也是无比悲痛。
她多想以己之身为毛岸英偿命,因为她不想看女儿悲伤的面庞,她也觉得自己愧对于毛主席。
因为刘思齐没有给毛家育下一儿半女。
张文秋把毛主席无法亲历三世同堂的责任拦在自己的身上,于是在得知毛岸青自1959年从苏联回国之后便在旅大疗养的时候,才特意带着自己的小女儿邵华前来探望。
这是一场略显“蓄意”的相亲,但却也不尽是完全。
对于毛岸青这位哥哥,邵华早已是略有耳闻,心中也极愿一睹风采,因为邵华对毛岸青很是好奇。
她知道毛岸青和毛岸英都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儿子,但是她却不知,两位哥哥为何不是在毛主席身边长大,甚至还经历过像自己一样食不果腹的日子。
毛主席厉行节俭,邵华是知道的,但是他为何对亲生儿子此般“心狠”,邵华却是一无所知。
可其实,这原本就是一场“不算美丽的误会”。
一见钟情下的相惜
1920年,毛主席与杨开慧在北京结婚。
没有西服与婚纱,没有铺桌的酒席,毛主席与杨开慧的婚姻简单至极,但是四目相对时的二人却是满目的相惜。
他们是彼此的革命伴侣,也是永远的爱人。
1922年,长子毛岸英降生,一年之后,次子毛岸青也平安坠地。
四口之家甚是美满,但平稳却是毛主席与杨开慧婚姻生活的假象。
因为毛主席有兴国之心,也因毛主席有救民于水火之态,革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毛主席定是不会把所有的心思全用在儿女情长。
更何况,对于杨开慧而言,二人也先是同志,而后才是爱人。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轰轰烈烈的北伐革命以失败告终。
为了避免国家落入贼手,为了避免更多无辜性命的惨死,毛主席对杨开慧留下一句“霞,我们得分开一段时间了”之后,就离开了长沙北门外的八角门楼,以奋不顾身的姿态组织秋收起义,捍卫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
幼子尚且需要人照顾,但是身为革命党人,杨开慧却义无反顾地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等地的武装斗争。
夫妻二人虽不在同处,但却在为共同的目标努力。
可是,贼人却趁虚而入,在1930年的7月,逮捕了杨开慧及年仅八岁的毛岸英。
幸得祖母的隐藏,毛岸青才堪堪未落贼人的手中。
军阀何键以严刑拷打“招待”杨开慧,想要从她口中得知毛主席的去向,但是杨开慧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尽显了革命人士的忠贞。
“死,只能吓胆小鬼,但却唬不住共产党人”。
面对威逼利诱,面对纷至沓来的各路刑法,杨开慧拒绝退党,英勇就义,最终牺牲在1930年的11月14日。
毛岸青和被保释出狱的毛岸英在1931年被送到上海,交由叔叔毛泽民照顾。
可是好景不长,兄弟二人甚至尚未完全从失母之痛中走出,便又再次陷入颠沛流离。
1931年4月24日,被迷失心智的顾顺章叛变,因他一人的歹心苟生,地下交通机关全部遭到破坏,而毛岸青和哥哥所在的幼稚园也被迫疏散。
为了谋生,毛岸青在烧饼铺当过学徒,挨打挨骂是家常便饭,而毛岸青的脑病也就是在这期间落下病根。
可即便如此,他们却连果腹都成问题。
兄弟二人开始卖报纸、拾破烂、做苦力,什么有工资拿他们就做什么。
这样的生活,毛岸青和毛岸英过了五年,直到1936年才被地下党组织的成员找到,而后便被安排进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学习。
生活看似走向了正轨,但是在毛岸英牺牲之后,毛岸青的病情却再一次加重。
1959年暮秋,毛岸青住进了旅大市南山宾馆,负责接待的是张世保。
可与张世保的初见,毛岸青的状态却略显“不堪”。
毛岸青在苏联接受的是封闭治疗,过度使用的激素浮肿了毛岸青的身体,也懈怠了他的神情。
“疲惫”是张世保对毛岸青的第一印象,但是对于邵华而言,他第一眼见到的毛岸青却是昂扬的。
因为毛岸青对她一见钟情。
在1960年的一个雪后,午睡的毛岸青被窗外叽喳的乌鸦吵醒,他对张世保说:“张处长,今天是有什么好事吗?”
“喜鹊叫,贵客到,今天真的有远方的客人前来探望”。
张文秋和邵华就是张世保口中的贵客。
对于这个妹妹,毛岸青是知道的,因为他是在1947年回国,而在1946年的7月11日,邵华已经和姐姐刘思齐一起,抵达延安,生活在毛主席的身边。
两人能在1960年初见之后迅速坠入爱河,其中固然有一见钟情之功,但两人相似的童年曲折经历也有“辅助之劳”。
因为邵华的少年经历也颇为曲折。
落叶归根,葬于母亲身边
邵华是陈振亚和张文秋的女儿,与刘思齐是同母异父的姐妹。
1937年,陈振亚与张文秋重组家庭,生活有了新的指向,但是结局却并不美满。
因为麻绳专挑细处断,命运偏寻苦命人。
1941年5月,本就患有腿疾的陈振亚在迪化意外遭遇桥梁坍塌,左腿再受重伤。
命运已是颇为曲折,但军阀盛世才却趁虚而入,在陈振亚在南关医院治疗时,向其注射毒剂,惨痛离世。
四口之家顿失顶梁柱,但是折磨却并未因此完结。
1942年9月,盛世才将她们母女三人及160多名中共党员囚禁监狱,饥寒交迫、铁窗牢门的生活,邵华过了四年。
可彼时的她仅仅只是一个4岁的孩子。
本应是天真无邪的童年,邵华是在监狱中度过的。
可是,邵华却没有就此堕落,泯灭对生活的希望,而是活成了一个小英雄,与长辈一起粉碎了盛世才企图瓦解中共队伍的阴谋。
在毛主席及周总理等人的努力之下,邵华在1946年的7月11日回到延安,自此踏上了跟随革命队伍南征北战的青春芳华。
在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之下,邵华接受了知识教育,并在1959年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对于毛主席,邵华的心中除却感恩还多生了一份敬重。
因为某一天,邵华和毛主席闲聊的时候,谈论起了一本书,这本书毛主席没有读过,所以毛主席只是听着邵华侃侃而谈。
但是几天之后再见,毛主席却已经将这本书读完,并且还提出了一些邵华并未想到的见解。
邵华惊讶与毛主席百忙之中牺牲睡眠时间读书的速度,也被他认真的态度而深深感动。
她从主席的口中听过不少毛岸青的故事,所以在1960年的旅山初见,两人才彼此中意。
张文秋本就有意再续毛张两家的亲缘,于是在觉察到自家女儿和毛岸青的情愫之后,便和毛主席一起安排了两人的结婚事宜。
1960年,毛岸青和邵华正式结为革命夫妻。
在婚礼上,邵华对毛岸青说“我们会风雨同舟,我们会不离不弃”。
事实证明,她也确实做到了,因为她就是毛岸青的“药”。
毛岸青有脑病,只能静养,于是邵华就会尽可能的分忧,只将喜乐共享给自己的丈夫。
毛岸青关心国家大事,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邵华就会陪他一起,深入革命老区和农村进行调研。
听闻儿童失学,毛岸青更是和邵华创办了多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他们在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但是在2007年的3月23日,毛岸青却因心脏病撒手人寰。
临终前,毛岸青对伏在耳边的邵华说“把我的骨灰葬在母亲所在的陵园,我想陪陪她”。
邵华含泪点头,但却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为邵华已经老了。
丈夫的离世,对她而言是一场不小的打击,2008年6月24日,邵华的生命也已近垂危,临终前她将儿子毛新宇叫到自己的床边,说出了那句“等我死后,将我和你父亲的骨灰,葬于你奶奶的陵园”。
对于这个素未谋面的母亲,邵华也做了不少的努力和贡献。
1990年,邵华与家乡人民一同修复了杨开慧烈士陵园,以表对杨开慧烈士90周年诞辰的缅怀,而她出版的一些书籍也成为了研究杨开慧最直接的资料。
毛新宇含泪点头,在邵华离世后不久,便将其与父亲毛岸青的骨灰一同安葬在湖南长沙的杨开慧烈士陵园。
斯人已逝,但是其永不忘本的优秀品格却值得世代歌颂,永远传承。
革命先烈用实际行动完成了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后辈也应肩负起时代传承的任务,谱写属于青年一辈的使命新篇,助力新中国的发展腾飞。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1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