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沟芹菜现已进入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宾馆和寻常人家的餐桌,为中国芹菜空心类型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良农家品种,其叶绿茎黄、空心无筋、鲜嫩酥脆的特点令人忍津不止,具有清热、止咳、健胃、降压、排毒、养颜等保健功能。
马芹的种子曾随“神舟七号”上过天,陪“大洋一号”潜过海。现在的品种有“平马一号”(大叶黄)、“玻璃翠”、“水晶芯”、“航马一号”、“航马二号”六个品种。2010年,“马家沟”牌芹菜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马家沟芹菜优良品质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马家沟芹菜的原产地西马家沟村,地处平度城区西部。隶属李园街道。兰州路西侧,锦州路东侧,青岛路北侧,西安路南侧。
该村1953年共有140户580人,1970年为750人。至2020年,有马、于、张、王、李、蒲等79个姓氏,共280户,1163人;其中马姓共126户429人。
据《马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春,马姓始迁祖由河南固始县东关先迁至平度州蓼兰乡马哥庄,后又率长子迁到平度城西南关,后其孙从平度城西南关迁到平度城西南二里处(即现村址)定居。因村北有一条大沟,便以姓氏结合地貌取名为马家沟。约200年后,贾姓从城里西南关搬来,在沟东头建房立村。人们为了区别两村,按方位在村名前以东西两字分别冠之,遂改名西马家沟,建村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原自然村粉家庄始迁祖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从荣城大水泊村迁来,在西马家沟村东北处安家定居,后繁衍渐成村落。因当时于姓族人以做粉务为生,技术高超,闻名遐迩,人们便称为粉匠庄,后演化为粉家庄。新中国成立后划属西马家沟行政村。
自1956年村南修了309国道(今青岛路),1957年村东修了青沙路,至1976年填平了村中大沟(同期与东马家沟合作填平了粉家庄大湾)后,西马家沟及周边自然环境由此发生较大改变。
【姓氏渊源】马姓是西马家沟村立村姓氏。马姓历史源远流长。据2019年重修《马氏家谱·再次续修家谱序》载:马氏宗族系黄帝嫡系子孙。据唐书记载:马氏源于轩辕黄帝十世嫡系孙伯益,事舜赐赢姓,佐禹治水。至周朝时,有造父受封赵城,由是而为赵氏。赵王子奢,为将,破秦有功,封马服君,子孙因以为马氏,是为马姓始祖。先祖奢孙兴,徙咸阳至扶风遂渐衍为扶风望族。后世繁衍为吾马氏宗支之中原派系。
【迁徙分布】马氏自定居现址后,马氏族人迁至平度城关、李园、崔召等多个村庄,有远迁至青岛、黄城、蓬莱、大连等全国各地,包括台湾。
于姓。系原粉家庄自然村立村姓氏。当年于姓兄弟二人从荣城大水泊迁来,其一在周戈庄定居。至2020年,于姓已传至15世,共有39户164人。
张姓。据传于清初由四川迁来,至2020年已传至15世,共有16户81人。
王姓。“西关王”由平度城西关村迁来,至2020年已传至12世,共有24户79人。“北窝洛子王”由平度北窝洛子迁来,祖籍为四川重庆,至2020年已传至22世(迁居西马家沟已传至第八世),共6户25人。“诸城王”于1959年由青岛迁来,祖籍为诸城,至2020年已传至4世,共3户12人。
刘姓。由平度蓼兰葛戈庄迁来。至2020年已传至第12世,共12户30人。
【历史遗迹】马家沟(村中大沟),历史上该村中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沟,水质清澈,鱼类众多,为村民夏季消暑戏水的好去处。解放前,为便于通行,村民在这条大沟上建有四座石板桥。1976年大沟被填平修成一条主街道。
粉家庄湾。位于粉家庄村东头,东马家沟村西北处,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70米,深约2.5米。东通东马家沟村后大沟,西通本马家沟村中大沟。传说为修筑平度城城墙取土而形成。此湾常年有水,生长有多种野生鱼虾,还长有菱角。冬夏时节成为孩子们滑冰和戏水的乐园。1978年前后将该湾填平。
西沟头湾。因位于西马家沟村中大沟西头,故名。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30米,深约2米,西南湾口与大沟相接处建有八卦桥。夏天孩子们在湾里打水仗,冬天“打懒老婆”。1976年填平。
马家沟惨案 1947国民党军队进占平度后,白埠、蓼兰、吴庄、门村、田庄等地的地主还乡团盘踞在马家沟,一个多月的时间,杀害革命干部和翻身农民400余人(“烟台沟”100人左右,西大湾、八卦桥300余人)。其残暴手段:水淹、活埋、矛枪穿、铡刀铡、火烧、香触、枪杀,惨不忍睹。当时尸体遍野,“烟台沟”内充满尸体,堵住水流。
马家沟芹菜的传说。
一、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平度知州黄蒙(湖北省麻城县)、杨桥椿(福建人)、张时照(湖广人)都是南方人,他们清政廉洁,造福一方,深得百姓拥戴,他们过年过节必吃芹菜,回家探亲必带马家沟芹菜,他们将马家沟芹菜尊为名菜。这个故事,是80多年以前,一位马姓老人在集上卖芹菜时讲给周围人听的。同时他还讲了下面一个故事:光绪 33 年(1907)年,美国医师衡多马在平度开设医院,给一位伤病员治疗伤寒病,数日未好,后用马家沟芹菜叶绿素配合青霉素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率兵攻取洛阳,杀死荒淫无耻的福王(明神宗之子朱常洵)后,挥师北上攻打北京。其中东路军途经平度,当时正值三伏,酷热难当,部下大部分人头晕、发烧、焦燥不安,行军不得,制敌不能,指挥焦虑不堪。值此“万马齐喑究可哀”之际,有的部属吃了马家沟芹菜,病情大为好转,于是佳话盛传,兵士争相传食,结果兵多菜少,无济于事,于是指挥官即令士兵每营分4至5棵芹菜,熬一锅汤,士兵每人两碗芹菜汤,结果数日后,部队灾消病祛,整装前进,如期赶赴战地。
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平度治州潘民表在任的一个春天,患头风,平度数名医生治疗无效,束手无策,潘思食新鲜蔬菜,厨师调缮,更还菜肴,具不适口味,苦思冥想,集市常有之菜,居已食遍,何不采野菜,使其食之。左右筹酌,决心于平度西关双凤桥下挖野芹菜数棵,选其嫩梗去叶切少许先炒猪肉丝加佐料后急火爆炒适时,进入潘官食之,清脆可口,翠汁流香,潘官大为奖励,厨师又变换花样燎拌,加入花椒油,选嫩叶用点面拌蒸,进献潘官味厚气薄,开胃进食。食欲大增,从此潘官改主菜食之,久而久之头风消失,潘官问厨师此菜,从何而来,何名,厨师颤栗,相告实情,此双凤桥下之野芹菜,潘官大喜曰:平度又一名菜,遂命双凤桥下游之农民种芹菜,赖以生机。
四、民国时期,柳行头村孙姓老人,在平度城最大之饭店“东菜园”当厨师。一年暮春,县长突然派人来传:让“东菜园”炒菜若干急送县府,所要诸菜均能立办,唯其中所要芹菜炒肉丝一道菜无法办,盖因昔时平度芹菜在秋冬时为大路货,随处皆有,初春尚有去年上窖陈货,暮春时节则踪影全无。其时民间从不种反季菜,纵出高价亦无购得,但又不敢回绝县长之命,处境十分难堪。正在彷徨无计之际,孙姓老人灵机一动。乃命店中之小伙计急到城壕内采摘野芹菜梗,采回以后,急上热水中一燎,复用凉水一“斩”,乃多加作料,急火爆炒,炒成以后让小伙计用菜盘盛着急送县府,店中人则心中惶惶,不知是凶是吉。不料县长吃到芹菜炒肉丝以后竟大加称赞,认为其味虽“恶”,但脆嫩爽口,味道远在所要诸菜之上,竟派人到“东菜园”赏大洋十元,店内人悬在心上的一块石头方始落地。
五、1945年8月28日,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林浩住在蟠桃区朱家井村(今属李园街道)指挥解放平度城战斗。有一天晚饭炊事员做了一盘马家沟芹菜,清脆益齿,鲜嫩可口,许世友司令随即叫来了房东,询问这芹菜的来历与特点,房东作了简单介绍:平度多处产芹菜,不过味道最好的要数马家沟芹菜,不仅嫩脆可口,还清热解毒,人吃了免灾提神。许世友司令听了点点头,接着转向林浩政委幽默地说:这次吃了马家沟芹菜解个“大毒”!!!12天后,也就是9月10日他率军攻克了平度城,活了伪治安军华北集团军司令王铁相、伪十二师师长张松山等要员,歼敌6000余人,为人民除了“大毒”。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7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