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乡日报】
《喜迎二十大,讲好黄河故事》征文选登
延津村名传奇之——黄河泪痕
□ 张法祥
滔滔黄河波连波,黄河之泪汇成河。以下村名,无不记载着古黄河带给劳动人民的斑斑血泪;更记录着古代劳动人民不屈不挠,与黄河危害作斗争的聪明与智慧——
1
石婆献计堵河口 播下恩德万古流
石婆固,延津县石婆固镇政府所在地,古时本叫边段庄,后来为啥改叫石婆固呢?传说有两个版本。
其一,很久以前,黄河决口,无论如何都堵不住,人们用铁锨照决口处填土,一锨一锨土立即被冲的无影无踪,这时,一位农村老太太挺身而出,对大伙说:大家要想堵住决口,必须拿出真劲!奋不顾身,舍生忘死,不能耍奸滑,做样子,松松垮垮,漫不经心!
说着,扑通一声跳进决口处,喝令大伙儿照她身上拼命堆土,一会儿功夫,决口处被填实。
再看老太太,变成了一尊石头,坚硬地堵着决口处,结结实实,牢牢稳稳。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舍生忘死堵河口的老太太,把村名改成“石婆固”,意为有了石婆,河道永固。
其二是说汉朝时候,滔滔黄河从村东决口,吞没了许多州县。皇上派一个叫刘同勋的人率人堵口,不足月余,河口堵得只剩一里多宽,但口愈窄而水愈急,用麻袋装土投之,也无济于事。
刘同勋愁得束手无策,浑然入梦,梦中见一老妪求见说:
“老身丈夫姓石,住村西街头,街坊邻居喊我石婆。从小生在水乡,见乡人拦水筑坝,以竹筏挡之,然后复以土石,水冲不动……”。
刘同勋一听大喜:“此法甚妙!”
忽然醒来,原是一梦。但梦中情景记忆犹新,于是连夜招人,采堤上柳条赶制巨排,把排放至决口处,众民工一起下石屯土,很快就把缺口堵牢了。
事后询问,当地并无一个石姓人家,顿感有神灵庇佑,于是找来石匠,雕塑一石婆,坐在石鼓上,放在村中供奉纪念,并将村名改为“石婆固”。
从此,此地再无发生黄河决口之事。
2
修座宝塔镇河妖 以“塔”名“铺”乐逍遥
延津县现在有塔铺街道办事处,历史上有塔铺乡、塔铺公社,所在地塔铺村。“塔铺”这个村名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这里有个白马塔。白马塔是怎么来的呢?这就和黄河有关了。
据史料记载,延津县早在奴隶社会的周朝时称“廪延邑”,治所为“塔儿店”即塔埔,秦朝时设“酸枣县”,治所为“惠安镇”即塔埔。直到金朝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酸枣县(此时已改称延津县)治所移于“延州店”,即今原阳县延州村。由此可见,从秦到金,塔埔(惠安镇)作为酸枣(延津)县治所长达一千多年。
塔铺村这座白马塔原在一个寺院内,这个寺院名叫“广唐寺”,解放初期改建为塔铺中学,著名作家刘震云就是从这里复习考上北京大学的。
广唐寺内明嘉靖四十二年《重修广唐寺塔记》碑载:
广唐寺创建于故酸枣邑时梁武天监丁酉岁也,浮图唐后水陆殿如之中名曰白马塔,屹屹然不知何予一篑之不覆。邑迁通郭,居人列寺,以塔名铺,距东南县治二十里许。观寺之北,皆河旧道,是始洪浩怒腾欤或者异物乘以渀裂,为居者病治之,必难为力,乃假佛力广大以镇之耶,否则何起寺塔!往昔则镇大河水物之怪以奠民居,在今则增县治风气之胜以资士类,岂不休欤是为记。
碑文除了告诉我们广唐寺的创建时间、寺中之塔的塔名叫白马塔外,还交待了四层意思:
一是白马塔的特征。白马塔无塔顶,属半截塔。
二是白马塔所在地的变迁。这里原是县治所,迁到通郭村后,这里的人们“居人列寺,以塔名铺。”从此,这里就由县城变成了一个村庄,村名叫“塔埔”。查史料,果然有“元泰定四年,即公元1327年,汴梁路黄河决口,县城圯于河,延津治所迁通郭村”的记载。
三是修建寺塔的目的与初衷。原来,广唐寺以北皆属黄河故道,经常遭受黄河泛滥之苦,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他们把这一切归结为“异物”、“水物之怪”,修寺建塔,“假(借)佛力广大以镇之”。“否则何起寺塔”就是说“要不然,修寺建塔又有何用呢”。
四是修寺建塔的古今意义。“往昔则镇大河水物之怪以奠民居,在今则增县治风气之胜以资士类”,过去修塔是镇压河妖水怪以利于村民安居,如今则是人们蹬塔游览、祈福求愿的一处胜景。
宋朝时,塔埔是通往东京汴梁的一条官道,一处驿站,北有吴起城、卫辉府,当时都是很有名很繁华的城市,来往客人络绎不绝,多少仁人志士蹬塔观景,抒发情怀,是很自然的事情。据说这里曾是佛教圣地,一旦人们进入这自由无碍的境地,一切烦恼皆无。明代诗人越应扬曾题《广唐古塔》七绝一首:
灵鹫连峰出化城,
法云空寂念无生。
兹航肯度诸方便,
一拯民穷即大乘。
清康熙四十一年《延津县志》载:“唐天宝古塔在广唐寺虚内数层,塔顶容数十人登,旱祷雨即应,人呼为灵祠。”据此可见白马塔与广唐寺的建筑时间不一。白马塔建于唐朝天宝年间,故称“唐天宝古塔”。至于说白马塔可用来求雨以解旱情,因此被人们称为灵祠,甚至现在塔内墙壁上还留有“康熙六十一年六月魏邱求雨有应施银五钱”的字样,只能是古时候生产力低下的产物罢了!
关于白马塔无塔顶,长期以来被人们议论纷纷,民间流传着两个有趣的传说——
一是黄河泛滥停工说。
相传,某年中秋,皓月当空,风平浪静,一摆渡老翁夜半回归,忽听河面上“哗啦啦”一声响,只见一匹白马冲水而出,“咴咴”嘶叫着跃上河岸。刹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平静的河面浊浪排空,黄汤四溢,塔埔村眨眼之间陷入一片汪洋之中。
此后,只要白马出现,塔埔人必遭水患。人们虽恨白马作崇,却无以为计,只好求助于官府,修白马塔,借佛力以镇之。
于是,官府委派两名进士,率民工数千,土屯修之。然塔未峻工,河水复至,进士骑马逃命,民夫葬身鱼腹者不计其数。事后再修已无济于事,只好就此终止。白马塔以此而得名。
二是南海观音拂袖说。
据说,原来的白马塔飞檐走兽,高耸入云,甚为壮观。
一天,南海观音云游至此,云端中只见塔埔村北泥龙滚滚,河水滔滔,汪洋肆虐,吞没良田,顿生恻隐之心,便俯视察看灾情,好心救民于水火,没想到一不小心,袍袖轻拂塔身,把塔顶抛入南海。
从此,黄河更加肆无忌惮,咆哮泛滥,白马也无能为力。
观音菩萨后悔不已,便禀明玉皇大帝,命令黄河改道南迁。
从此,这里便成了黄河故道。
白马塔也成了半截古塔……
历经沧桑,成为塔埔古今之见证。
塔铺,既有悠久的历史,做过延津县的治所,更曾经是通往东京汴梁的官道,登塔观景、游览求愿的佛教圣地,塔铺人以“塔”名“埔”,使塔铺成为繁华的商业集聚区,也就不难理解了。
再后来,从塔铺白马塔下走出来个刘震云,写出来个小说《塔铺》,拍成了电视剧,塔铺这个名字走进千家万户!
可以说,没有黄河,就没有白马塔及其塔铺,也就没有刘震云的名篇《塔铺》!
3
此胙城非彼“胙城”“沙压胙城”见真情
胙城乡胙城村的“胙”字,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很少,名字稀奇,读音稀奇,意思稀奇,来历也稀奇。查字典,普通话读音为zuo,意思是古代祭祀时供的肉,在延津县,自古以来当地百姓都读作zhu。那为何又说“来历也稀奇”呢?原来现在这个“胙城”压根不叫“胙城”,原来的“胙城”位置在现在的司寨乡大庞固、小庞固,王楼镇大城、小城一带,只因宋朝有一年黄河泛滥,胙城县治所搬迁到了现在的胙城。此事说来话长——
周朝周武王死后,成王继位,武王之弟周公旦因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起兵反叛,周公旦亲率大军平定叛乱,并乘机扩大周朝统治地区,大规模分封诸侯,把他的一个儿子伯倏封于胙地,史称“胙国”。“址在今胙城东三十五里庞固社,俗称城上是也”——这是《清*胙城县志》的记载。
原来这里还有胙亭、胙伯墓,后被大水淹没,早已不存。
这里所说的“城上”就是现在的大城村、小城村,“庞固”就是现在的大庞固、小庞固,四个小村庄,包括张街村,相距很近,相传就是周朝时胙国遗址。20世纪80年代在大庞固村曾挖掘出刻有“胙国”字样的古砖。
《国名记》一书记载;“胙国,今滑之胙城,燕并之,故曰南燕。南燕城,古燕国也,滑州胙城县是也。”这里说胙国后被燕国兼并,称南燕国。秦统一天下后,全国分三十六郡,郡下设县,改南燕国为南燕县。
“南燕国”作为国名至秦统一中国止不存在了,但作为地名,或南燕县、东燕县、燕县,又一直延续到隋朝。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89年),文帝览奏状时,发现有“南燕县”名,说“今天下一统,何南燕之有”,遂改南燕县为“胙城县”。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又在“胙城县”地名基础上设置了“胙州”,原来的“胙城县”又改为“南燕县”,属“胙州”的一个县。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胙州,“南燕县”仍称“胙城县”。
自此,“南燕”之称消失。
到了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黄河决口,胙城县迁县治于西三十五里之华里店,于是,华里店作为胙城县的新县城所在地,从此被称为“胙城”。
这就是现在延津县胙城乡的胙城村及其乡政府所在地的胙城。
一提胙城,老年人都会提到“沙压胙城”的传说。
说是清雍正年间的某一天,店铺林立、人来人往、买卖兴隆、热闹非凡的胙城县城大街上,突然出现一位白胡子老头儿,挑着两只箩筐,一只筐里放着一只鸭子和一把菜刀,另只筐里则是枣和桃子。
老头儿边走边喊:“杀鸭,枣桃!杀鸭,枣桃!”
一直喊个不停!
并且一副疯疯癫癫的样子。
大伙儿对老头儿的叫喊不但不屑一顾,而且一片嘲笑之声,无不笑话老头儿是个疯子、傻子,你“杀鸭”就杀鸭吧你喊叫什么!你“杀鸭”和一把枣子、桃子又有什么关系!
因此大家对老头的叫喊都不理睬,任凭他怎么声嘶力竭地喊叫,大家该干什么还干什么,都象没事人一般!
后来又出现一个老汉,突然间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郑重其事地对众人说:
“不好了,咱们大伙儿赶快收拾收拾逃难去吧!你看这个老头儿分明是位神仙!他说的‘杀鸭’就是‘沙压’,要刮大风、起大沙哩,把大家都埋住哩,‘枣桃’就是叫大家‘及早逃走’的意思,看来一场大灾大难就要来了,叫咱们赶快逃难哩!”
大伙儿一听,又都笑话起他来了。
可是老汉不仅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且回到家中,一板正经地催促儿子、儿媳及全家人“逃难”,儿子、儿媳都说他中了邪了,好端端的哪里会有什么灾难呀!
一场争执之后,老汉自己拔腿就走,说你们不听我的,等死吧,我要逃活命去了!就这样,老汉就一个人离家出走了!
老汉走后,儿子、儿媳一想,老爹爹那么大岁数了,只身一人不知要往何处,当儿子、儿媳的不能不管,不然的话,街坊邻居不笑话咱对老人不孝吗?
于是,两口子抱上孩子连夜追赶父亲而去。
3天后,一家人返回胙城老家,来到距离胙城1公里的地方一看,眼前的情景把他们惊呆了——
远远望去,哪里还有什么车水马龙、楼房林立的胙城,成了茫茫一片黄沙,只是隐隐约约还可看见被深埋地下露点头儿的树木和房屋……
再看路上的其他行人,都是沙压时没在村里居住偶尔保留一条活命的人,他们人人对此情景惊叹不已,说是大前天夜里,人们正在睡觉,一阵狂风骤起,越刮越大,飞沙走石,一直刮了三天三夜,大白天对面望不见人!风停沙住之后,就是眼前这种景象!
他们中间没有一家人保留齐全的,听说过老汉和他的儿子儿媳的事情之后,无不感叹是“孝道”保全了他们一家!
4
一片汪洋都不见 大力士“奡”在哪边
延津县有个“奡村”,据说有人把“奡村”随意写成“奥村”、“傲村”或“凹村”,村民都不同意,说这都是不懂村名来历之故。
传说上古某日,黄河决口,一泻千里,涛涛黄水奔腾咆哮,淹没了广袤的田野和村庄,地方官员不去积极组织抗洪抢险,为保活命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穷苦百姓面对滚滚黄河水束手无策,只有望洋兴叹,继而逃荒要饭,妻离子散。
没几天功夫,奡村一带方圆数百里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村庄、房屋、树木都被洪水吞没,不见一个人影!
眼看这一带人类要灭绝,消息传到夏王寒浞处,夏王寒浞连忙召集文武百官,通报灾情,商议对策,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毫无办法,夏王寒浞想到自己身为万民之首,白为百姓拥戴,关键时刻不能救百姓于水火,深感失职和内疚,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夏王一哭,惊动了宫外的儿子奡,奡大步流星跑进宫中,痛斥文武百官的昏庸无能,请求父王只给他一只舟船,他要驾驶舟船到灾区救人。
其他官员听了,都暗中偷笑奡的无知。
因为奡是有名的大力士,生得五大三粗,膀大腰圆,一顿饭能吃三石小米两头牛,一只手能把一棵大树连根拔起,但如今面对一片汪洋大海,你这一身力气又有何用呢?
但奡不理睬百官的嘲笑,执意要父王答应他出宫救人,夏王寒浞明知不是办法,但面对百官的默默无言,只好一面答应奡出宫救人,一面继续和百官寻求对策。
且说奡出了宫中,驾驶一只偌大的舟船,沿着水路,飞也似地划向灾区。
见树枝上有个人,救上船;
见沙岗上有个人,救上船;
见尚未倒塌的房顶、楼顶上有个人,救上船。
奡驾驶着舟船,边走边救人,船上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天又来到一处沙岗附近,这个沙岗比其他的沙岗要大得多,沙岗上有房屋,有树木,更有一群人,他们远远望见一片汪洋大海上有一只船,就高呼着,并向船上招手,示意撑船人来救他们。
可是奡划着船来到这个大沙岗的附近,离大沙岗还有相当远一段距离,船就驶不动了……
仔细一看船下的水,那哪里是水呀,是稠糊糊的淤泥!
原来此地是黄河大沙滩,用木棍往下一扎,无底深的淤泥。
船上人一个个傻了眼。
原先还有人能够替奡划划船,现在面对淤泥滩,他们一个个无能为力,一点也划不动了!
这时只见奡怒吼一声,迅疾脱下衣服,一个人艰难地、缓慢地划呀划……
也不知划了多长时间,终于划到了沙岗边,船上人一个个跳下来,沙岗上的人狂欢着把船上人拉上岸……
人们看着赤着膊、一身大汗的大力士奡,无不称赞他力大无比,竟能“沙地行舟”,真是奇迹!
由于船小人多,加上“沙地行舟”太吃力,奡决定又把船上的人留下几个,就又驾着舟船划走了!
第二天,奡又驾着舟船,给沙岗上的人们送来吃的喝的,让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
数日后,大水落下去,大地重新焕发生机!
沙岗上的人们男女交配,男耕女织,辛勤劳动,把昔日的荒沙滩建设成绿色、美丽的庄园。
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奡,怀念奡……
救了他们的生命、让他们获得新生的大力士奡如今在哪里?
他们并不知道,奡不是凡人,而是一位神。所以他们尽管费尽周折打听奡,寻找奡,却毫无结果。
为了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他们把他们居住的这个沙岗村起名叫“奡村”!
还在村里修了一所院落,作为奡的家,取名“奡荡舟府”,如果单取一“奡”字为“奡府”,他们生怕后代人忘记“奡荡舟”这个历史典故,所以叫“奡荡舟府”。
再后来,当地县官看“奡荡舟府”修得不错,干脆把县衙设在这里,于是又称“奡门县衙”。
奡村,从夏朝以来历经数千年,其间黄河泛滥成灾无数次,无论怎样泛滥成灾,奡村人都舍不得抛弃、离开他们的村庄,即便因灾荒逃难到外地,度过灾荒就回来了。
村内的沙岗至今保留着,无论怎样修房盖屋,起土用土,始终不动沙岗。
他们要让“奡村座落在沙岗上”的历史事实传承下来,他们要把“奡荡舟”的历史传说一代一代传下去!直到永久的将来!
5
女英雄血染疆场 念恩德取名“杏庄”
与大城村相距三、五华里的几个杏庄,王楼镇的乔杏庄、张杏庄、吴杏庄,司寨乡的王杏庄,这四个“杏庄”传说均与战国时代南燕国的杏母娘娘有关。
这个“南燕国”是怎么回事呢?
周朝周成王时期,周公旦摄政,其兄弟管叔等人不服,起兵反叛,周公旦平定叛乱后,把他的儿子伯倏封于胙地,史称“胙国”。都城就是现在的大城村、小城村,大庞固、小庞固一带,和四个“杏庄”相距很近,均为胙国遗址。胙国后被燕国兼并,称南燕国。秦统一天下后,全国分三十六郡,郡下设县,改南燕国为南燕县。
传说南燕国有位女英雄,大家都称她为“杏母娘娘”,其明显标志是头发稀,但很贤惠,且能征善战,作战勇敢,战死在军阵上。
她的精神和品质感动了神仙,刮起一阵大风,卷动风沙,铺天盖地,把女英雄的死尸掩埋得规规矩矩,严严实实。神仙为什么要起动风沙掩埋杏母娘娘的尸体呢?
据说是南燕国战败了,全军覆没,最后剩下这位杏母娘娘,她在沙场上和敌人战了七天七夜,杀死了无数敌人,最后一个倒下。由于她的士兵们都死光了,自然无人为她收尸,神仙念她是位好人,故而起风,用黄河故道的特产——沙土掩埋之。
也正因如此,大风刮起的沙土都非常干净,里面没有任何杂质和污秽的东西。直到现在,这种沙土由于干净、柔软很受人们特别是小孩子们的欢迎,大家总爱光着脚板在沙土上玩耍。这都是神仙感念杏母娘娘的恩德,不忍心用脏土掩埋尸体,谓之“天葬”。
杏母娘娘墓葬处的具体位置在今延津境内太行堤(传说是为防止黄河泛滥而修建)龙门口向北一千米处,刚解放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还有一大土堆,后夷为平地。
附近百姓被其情其景所感动,尊称其墓为“杏冢”,与内蒙古一带称汉王昭君墓为“青冢”情理相通。
后来,这一带百姓为纪念杏母娘娘,将自己居住的村庄取名“杏冢”。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姓氏的划分,又有了“张杏冢”“乔杏冢”“吴杏冢”,“王杏冢”先叫“小杏冢”,后来王姓人口增多,又嫌“冢”字欠雅,清末民初,更名“王杏庄”,其他三个“杏冢”的“冢”字改为“庄”字,也都在清末民初时期。
6
三“古墙”何谈“三股枪”拒劳役企盼“鬼打城”
鬼打城的传说 延津县小潭乡(现已改为龙潭街道办事处)有三个“古墙”村,分别叫东古墙,西古墙,南古墙。“古墙”,顾名思义,就是古城墙的意思,什么古城呢?说起来很稀奇,叫“鬼打城”,这是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这里本是一马平川。一个卖簸箩的人起五更去赶会,从这里路过,借着月光,远远就看见许许多多缺头少胳膊的“人”往这里运土。有的用帽端,有的用手捧,这个卖簸箩的心想,这半夜三更的,哪来这么多干活的人?当时心里吓得“嗵嗵”直跳,只顾蹲在那儿傻看,也不敢再往前走。只见没多大工夫,这里就堆起一堵高高的大墙。
卖簸箩的更害怕了。他想,要是人,别说还没吃顿饭的工夫,就是一个月,也堆不起这样高的墙头,一定是鬼。
他想担起挑子回家,可家里人还等着卖钱换米,再等下去,天亮就赶不到会上了。于是急中生智,用手拍着簸箩,学了几声鸡叫。
这一下可真灵,那来往运土的鬼顿时不见了。有的来不及把土送到指定的地点,就随时倒下跑了。
至今在鬼打城东北三百米处,还有一土丘,据说就是当时一个来不及送到指定地点的鬼倒下的一捧土。
这个传说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呢?
原来,在古代,黄河横穿延津县境,年年泛滥成灾,黄河边上的村庄经常被汹涌澎湃的黄河水吞没,但为生活所迫,幸存的人们不得不提心吊胆地住在朝不保夕的村里,为了躲避水患,保护村庄,人们想尽办法,绞尽脑汁,打堤修寨墙就是当时百姓的习惯做法和唯一途径。
但打堤修寨是力气活儿,村里的青壮年饿的饿死,淹的淹死,哪还有人?
于是,人们企盼着“鬼打城”。
从此以后,这里便出现三堵又高又宽的土墙,人们根据方位,分别叫东古墙,西古墙,南古墙,为什么没有北古墙?不知道。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当地群众对自然的改造,如今这里处处是平坦的农田,什么又高又宽的土墙,早已不存在了。只有离奇的村名和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三股枪的传说 这三个“古墙”,除了有“鬼打城”的传说外,还有“三股枪”的传说。
这得从原阳县阳阿乡的“土山村”说起。
这个“土山村”,紧挨着延津县的三个古墙村,即使在古代也相距很近。土山村原叫“洼腰岗”,后来改名“酸枣山”,以后又改称“土山”。
为什么一再改名呢?因为这三个“古墙”村,并不是三道“古墙”,而是三“股枪”,向南直射土山村,造成土山村自古以来人口不旺。
土山村人为了躲避这三“股枪”的射击,多年来都是“弯着腰”即“洼着腰”走路的,故称“洼腰岗”;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改名为“酸枣山”,因为山上有石头,应该不怕“枪”的。
可是人口仍然不旺,这是为什么呢?
人们聚到一起议论来议论去,最后得出结论:
酸枣山本身就不是石头山,而是土山,是假山,因此挡不住三根枪。
如果直接称“土山”,高高的土堆积如山,那就不怕“枪”了,所以把村名改称“土山”至今。
现在的“土山”村,人口一再增长,村民家家致富,土山村人早就不埋怨延津县的“三股枪”了,而是感谢党的“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好政策,使三个“古墙”村成了他们三道坚固的防风“墙”!
7
庙堤、沙庄、二郎庙 村村记录二郎神
延津县马庄乡庙堤村西头过去有座二郎庙,王楼乡则有徐、姜、冯三个“二郎庙村”,僧固乡沙庄之所以叫“沙庄”,传说这些村都流传着二郎神的传奇故事。
1、劈山救母 传说二郎神是玉皇大帝的外孙子,生的膀大腰粗,能把一座大山抓在手里,一哈腰就是几千万斤,手使一把三尖两刃刀,砍山山崩,劈地地裂。
他的母亲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贬了,压在凡间一座大山底下。二郎长大得知后,用三尖两刃刀劈山救母,把母亲背到山坡上,让太阳晒掉母亲身上长期被压产生的霉气。
2、复仇斩太阳 那时候,天上共有十二个太阳,本来一天一个轮流值班,早晨从东边出来,晚上从西边回去,地上这才有白天黑夜。
玉皇大帝闻听二郎劈山救母,怕二郎母亲复活后再犯天条,就传旨给十二个太阳一齐出动,把二郎母晒死!
于是十二个太阳一齐出来照耀大地,像喷火一样,河水被晒干,石头被晒化,二郎母也被晒得连个肉星儿、油星儿也没剩!
二郎神一见太阳把他母亲晒化,气的眼睛都红了,提起三尖两刃刀,和十二个太阳打了起来。
二郎力气大,那刀又是宝刀,十二个太阳打不过他。
只见二郎“扑通”砍了一个,随手抓起一座大山压在这个太阳身上。“扑通”又砍了一个,随手抓起一座大山又压在那个太阳身上。一口气砍了十一个,用大山压了十一个。
3、担山撵太阳 剩下的那个太阳,眼看着一个个弟兄被砍被压,急忙逃命,一头钻进蚂蚱菜下面躲藏起来。
蚂蚱菜是种神菜,遂支起叶子,把太阳遮得严严实实。蚂蚱菜为啥长势好,耐旱,就是因为这。
二郎神觉得太阳往东跑了……
东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无山可抓。
于是担起两座山往东追赶太阳而去。
行至延津县沙庄,跑的累了,停下来坐在地上休息,觉得两只脚憋得难受,原来是跑得时间长了,两只鞋中灌满了沙土,就把鞋脱下来,倒鞋中的沙土。
结果两只鞋中的沙土倒出来就成了两座大沙岗。
后来人们在此居住,这就是现在延津县僧固乡的沙庄。原来的两座沙岗被一条大路分开,现在已被村民拉土垫牲口圈用完。
二郎神担的两架山填进东海,变成了平川,但远远不够,往前看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二郎消灭太阳的计划终于落空,从此整个大地呈西高东低之势,西部是高山,东部是海洋,天空中只剩一个太阳。
4、 赌博输妻 二郎神不能把晒化母亲的太阳消灭光,剩下一个太阳无能为力,从此意志消沉起来,无所事事,干啥也没劲儿。
为了寻找刺激,竟和居住在无梁庙中的崔府君玩起牌,赌起博来,以至于赌博上瘾,时常强迫崔府君啥也不能干,专门和他玩牌赌博。
有一天,二郎神喝得酩酊大醉,又来找崔府君赌博,最后把钱输了个干干净净。
二郎神不甘心,不服输,一怒之下把爱妻押上又赌,结果又输了!
崔府君要人,二郎妻说啥也不跟他走!
二郎神理亏,唉声叹气让妻按他的承诺办事,去跟崔府君过。
崔府君见二郎神不说别的,又有言在先,就派了两个差人硬把二郎妻从庙堤村拉到原屯村西的无梁庙,让二郎妻站在崔府君右边。
从此,无梁庙又多了一尊夫人的塑像,这尊塑像愁眉苦脸,与安然自得的崔府君成了鲜明的对照!
当地百姓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二郎爷,本姓邪,
老婆输给府君爷。
自己成了光棍汉,
那边妻子泪涟涟。
夫想妻呀,妻恨夫,
夫妻团圆在何年?”
后来人们发现,从二郎庙到府君庙中间,一条小道被踩得又光又明,路旁的野草、小树、庄稼都向西北躺着,传说这就是二郎神夜里想念妻子踩的,歪着的草、树、庄稼是二郎妻思念丈夫心气所致。
5、力保大水落 二郎神因赌博输妻之事激怒天庭,天兵天将纷纷谴责二郎神的不轨行为,于是玉皇降旨,要二郎神改邪归正,为老百姓办好事,不然将严厉惩罚之!
于是就有了“二郎神力保大水落”的佳话。
说的是黄河泛滥,河水猛涨,淹没了许多村庄,人们纷纷爬上大树以避水患。
一天,人们看见从上游冲来一根五六把粗的大木头,漂到了现在的王楼镇二郎庙村那个位置,却打漩不走了,还发出怪声,持续了三天三夜。
方圆十几里无家可归的人们听说后很感稀奇,争先恐后以门扇当小船划着来看。
突然,人群中有一人狂笑不止,自称是“二郎神”,说他要在此地安家,要人们以此木作骨胎,修庙三间,如能做到,力保大水降落。
众人一听,齐声应允,并立即行动,连夜削木塑胎,大水果然降落。
大庙落成后,善男信女们纷至沓来,每日香烟缭绕,热闹非凡。
由于庙前一条大道通往牛屯,来往赶集的人,常在庙前歇脚,久而久之,原来的村名“郑家邱”不提了,都说成“二郎庙”了。后来分成三道街,分别以姓氏命名,成为徐、姜、冯三个“二庙郎”村。
8
董财主,固守家产绝了后
万全庄,三易其名为哪般
现在的延津县胙城乡有“前董固”、“后董固”两个行政村,解放前统称“董固”,是一个村,有“前街”、“后街”之分。村北一里地就是黄河故道大沙河,村西紧挨大沙河边,全村从西至东长达3里地,到东头又往南发展,从南头出村,一条大路直通胙城,从胙城往东上延(津)班(枣)路又直通延津县城,所以,全村南头的称“前街”或“前董固”,西头的称“西董固”,西董固往东直至前董固称“后董固”,也称“后街”。在行政上有“前董固”、“后董固”之分。
前、后董固庄大人多,合计起来四、五千口人,现在没有一户姓董的,为啥叫“董固”呢?
传说很早的时候,全村董姓人家还是该村的大户人家。
有一个姓董的财主,家里良田千顷,骡马成群,瓦房楼院,很是富有。
有一年黄河发大水,涛涛洪水冲得房倒屋塌,整个田野一片汪洋,水势还在越来越涨,越涨越深,鸡、狗、猪被洪水冲跑了,财主家的骡马也被冲跑了,全村人也都先后逃难走了,最后只剩下这家财主。
董财主舍不下他家的财产,说啥也不走,儿女们拉着他走,拽着他走,他连哭带骂,死活不走。
儿女们哭着劝他:
“爹爹呀,你不走,俺也不能走!俺当儿女的,怎能眼看着老爹被淹死,俺自己逃活命,当那不孝的儿女呢?”董财主说:
“儿呀!妮呀!您走吧!你们去逃活命吧!您爹我累死累活挣来的财产,您爹我咋舍得丢下不管呢?我死也要和我的瓦房楼院死在一起,那样死,我好受,我情愿!你们只管放心逃活命吧!您爹我不埋怨您!我不说您不孝顺!”
无奈,他的儿女们丢下他,趟着水,走了!
无情的洪水一直汪洋肆虐了七七四十九天,方才落潮。
洪水过后,逃难的人们怀念故土,多数都又回来了!董财主的儿女们在自家的三层木楼房顶上找到了董财主干瘦干瘦的尸体……。
董财主不识时务,固守家产丢了命,他的后人由伤心而厌恶这块常遭黄河泛滥的土地迁往他乡,董姓人在该村从此绝后。
但这个悲惨而又凄美的传说,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从此,人们把这个村庄取名“董固”,洪水泛溢,董姓人固守村庄之意。
延津县榆林乡万全庄,又叫“小庄”、“东小庄”,这是怎么回事呢?
传说很久以前,人们因黄河泛滥,逃荒逃难来到这片荒凉的地方开荒种地,勤奋耕耘!
辛勤的汗水换来累累果实,一年,两年,安安全全,稳稳当当,他们在这里娶妻生子,繁衍生息,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一个小小的村庄。
起个啥村名呢?大伙想来想去,这里土地肥沃,种啥收啥,吃啥有啥,周围人又善良,都能和咱和睦相处,在这里生活绝对安全,就叫“万全庄”吧!
谁知,美好的愿望代替不了严酷的现实。
有一年,黄河开口了,涛涛黄水像脱缰野马,淹没了成方成片的肥沃良田,吞没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可爱村庄,万全庄和其他村庄一样成了一片汪洋,只剩庄头一片高地上几座房屋和树木依稀可见,从此就有了“小庄头”的叫法。
洪水过后,人们不知都逃到哪儿去了,只有少部分人回到故地重建家园,眼见过去富饶、美丽的“万全庄”不见了,人们就按事实情况呼之为“小庄头”,后又省略了“头”字,直称“小庄”。
可是,官府的官员犯官僚主义,不按事实办事,光听说万全庄庄大人多富裕,派粮派款苛捐杂税不但不减,仍和洪灾之前一样多,万全庄百姓受不起,选代表上县衙反映实情,昏庸的延津知县才恍然大悟地叹道:“啊!原来是个小庄!”
从此,“小庄”的叫法就更普遍了!
直到1966年,县政府根据此庄西有个“获小庄”,决定将该庄取名“东小庄”,后来又因胙城乡有“东小庄”,于1982年恢复原名,仍称“万全庄”。
作者简介:
张法祥: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新乡市作家协会会员,延津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延津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延文联(2008)1号文】,延津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
编辑:申彬彬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