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中所授教的学生众多,其中名见经传的也不在少数,在世人所誉七十二贤中,如得意弟子颜回,子贡、冉求等都是在论语及儒家著作中被点名次数比较多的。
不过今天小编不准备介绍这些拔尖生,而是重点表扬另一位三好学生,这位低调又不失内涵的儒者,此人正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詹台灭明。
澹台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相传咱们这位主人公第一次去拜师孔子时,就被孔子一脸嫌弃,因为史书上描述子羽是:“状貌甚恶。”大家此刻可以充分发挥下想象。
至于子羽究竟长的如何貌不惊人我们不作细致考究,但我们从史料中可以得知孔子对子羽评论若干年后就后悔莫及了!
也就有了那句悔心的长叹:“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那么问题来了,后来的子羽做出了怎么的业绩,才能让孔夫子在论语著作里多留一句话呢?不用想,子羽用他的德才给他自己的一生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传子羽在受学孔子后便游历四方,直到来到了吴地(也就是后来的楚国),他在此是广授学业,跟在其身后学习的门徒最多时达到了三百余人,已然成为了春秋时期的一位儒学大师(后人评价)。
光阴飞逝,短短的几十年如白驹过隙,子羽也将他全部的时间留给了吴地人民,那闪耀的品德依旧与日月同辉。
人不可貌相,“以貌取人者,必以貌失人。”小编也认为相貌只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我们在评判一个人时,往往需要“带相观心”,古人相面也是综合考虑,也就是“观其貌,察其行,审其心”。下期小编将带大家走进正史中那些非同寻常的“相面术”。
未完待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107982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27162.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27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