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她的视频里配着欢快的音乐,脸上带着些许笑容,笑吟吟对屏幕外陌生的网友解释道:“今天我的文章发表了,拿到了稿费,还收到了杂志社寄来的样本。”好奇心之下我点开主页看了看,几十个视频分享着日常喜怒哀乐,有带孩子出去玩的踏青活动,也有分享近期写的文章。
她的文章细看之下朴实无华却又令人回味无穷,笔尖记录下的岁月痕迹,仔细品味,一抹难以言说的悲伤情绪涌上心头,是啊,连我这个看者都觉得发苦的文章,可一步一步都是她的生活呀,她是怎么笑着面对这些生活的苦难,又如何一步步抚养两个孩子?虽然文章并没有太华丽的词语,但是往往这种最为真实的文字才打动人心。
于是我关注了她。她的主页的简介里介绍着自己的笔名,我搜了搜笔名,跳出来十几篇文章,陆陆续续十几万字的耕作,我不由得从内心敬佩她,在带孩子和工作的繁忙间隙,这要付出多大的坚持与努力才能做到。
因为我时不时被她文章吸引打动的原因,我经常会私信董姐,慢慢地聊熟了后,也和她聊了些家常,于是我才知道她是个80后单亲妈妈,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经营着小小的一间足浴店赖以生计。
足浴行业,挣钱难,挣干净的钱更难。
社会上对足浴行业偏见很大,多数人脑海里的印象只停留在一间小屋的门口,闪烁着暗红色暧昧灯光的广告牌。尤其对从事足浴行业的年轻女孩和年长女性,前者被认为不好好学习,自甘堕落,后者则被认为在外浪荡,不顾家庭。
董姐和我说,她以前是在别的店做足浴技师,足浴项目有许多擦边服务,正儿八经的足浴,技师又累又挣不到什么钱,店里也赚不到什么钱,技师和店里很多又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基本工资,完全靠着做一单拿一单的提成,做得多拿得多,做得少拿得少,所以店里都会想让技师多做一些擦边的服务,又简单既挣钱。
但她没有选择去做这种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所以后面董姐就不干了,她觉得拿别人的钱受别人的管,一点也不轻松自在,于是自己开了个小足浴店,项目不多。她不喜欢穿短裙,工作时基本都穿得很严实,也杜绝了一些客人的坏心思。即使她知道那样来钱很快,但底线终归是底线,钱是挣不完的,有些钱该挣,有些钱不该挣还是要分得很清楚。
董姐说她喜欢平时拍些视频分享到抖音上,偶尔也会直播一下聊聊。我偶尔也会刷视频进去看看董姐的直播,孤零零的直播间也没几个人在。看见我的名字进来了,她也会问我:“最近工作怎么样,忙不忙?”不像其他主播似的,疯狂喊着家人们上上票,也不要求买什么东西,尽管她开通了商品橱窗,挂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需要就买,不需要也没有关系,大家能遇见,聊上几句董姐认为本身也是一种缘分。大家买了可以给她一些帮助,不买的话,聊聊天给予几句鼓励,支持的话也是温暖的,这也是拿钱也换不到的重要财富,就像董姐要求自己的一样,靠自己的双手挣钱,用不着乞求别人,折弯自己的脊骨活得低三下四,尽管累些,但值得。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些人对董姐的恶意真的太大了,在董姐评论区里谩骂和诋毁,偶尔能看见几句轻佻话语。
董姐看了不友善的评论也回骂道:“我做足浴的手会写文章,你呢,长着一张人嘴不会说人话,穿的人模狗样的,说出的话又怎么如此不堪入耳。”而这些人对董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却视而不见,只抓着“足浴女”这一条标签疯狂攻击。
人啊,只要眼睛是脏的,那么看什么都是脏的。
因特殊原因董姐的足浴小店暂停营业了一段时间。今天是董姐半月以来营业第一天,素来干净利落的她,这次也难免有些乱了阵脚。客人是常来这里的熟客,前些阵子还在微信上问她,店里营业了没有。董姐只能有些不好意思地回了个笑脸,“还在等通知,还不确定。”
董姐的店面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更何况她的手艺还摆在那里,更像是一面活招牌,店里除了一些工作用品外,还额外摆放着一面书柜,我仍记得有次她说:“今天店里来了一位客人,翻了翻书柜上的书和杂志,惊讶的指着其中一篇问道,你写的呀?看不出嘛,想不到你文采可以的嘛,可以去当作家了。”董姐莞尔一笑说:“谢谢啦。”那次是她按得最认真卖力的一次,而且额外给客人用了很贵的精油。
而也有些客人嫌她装这个书柜做什么,摆几本书装样子,来这的人谁会有那个闲工夫看书,还不如拆掉多装个按摩椅舒服。董姐自然也不客气,回声呛道:“你不看自然有别人看,碍了你的事了,不喜欢出去就好了,我这庙小容不下大佛。”
我想董姐在被那位客人认同她写的文章那一刻,一定十分的幸福、高兴。面对婚姻的失败、子女的教育、生活的压力都压得她喘不过来气,但那一刻,唯有对她文字的认同感,宛如一道刺穿黑暗的光,带给她新的希望,给予她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董姐也会在夜晚悄悄哭,边哭边安慰自己,就算失败了又怎么样,小店倒闭了也不后悔,毕竟尝试过了,创业的人失败那么多,也不差我一个。开朗乐观的态度在支撑着她,她背后还有两个孩子,也是她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像董姐说的一样,人生有很多遗憾,哪会做到事事顺心?如果没有那些经历,想必也没有如今独当一面的自己。
有句话说得很好,生活即使是一地鸡毛,但内心仍向往诗和远方,这是属于成年人内心的乌托邦。
董姐还是当地的作协委员。作协邀请董姐参加踏青活动时,她瞧着那么多光鲜亮丽的小姐姐,有些不好意思地躲在后面,可谁知道其他姐妹知道了董姐的故事,读了她的文章,拉着她的手叽叽喳喳围坐在一团,女人总是格外了解女人的不容易。
我看到董姐的日子在一天一天变好,也经常看到她分享些女儿自学跳舞的视频,嘴角的笑容灿烂了许多。
像董姐文章里说的一样,“我的妈妈没有生病之前开朗大方,健谈爱笑,我没有遗传到妈妈的全部优点,唯一有的优点就是笑容。”
有些话从嗓子里说出来又过于矫情,咽下去又干噎着喉咙,尽管心里藏着疲惫和委屈,但又在尽力讨好每一天的生活。讨生活,向来都不容易。
生活太苦了,希望往后的日子里,老天爷可以多给董姐加两块糖,也希望她过得顺利,平安。
注:该故事是由真实事件改编,作者由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悟结合而写,若有不当之处,欢迎指出。最后,感谢阅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21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