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接老家负责族谱修订的宗亲电话,说宗族祠堂重建即将竣工,接下来要修订族谱,正在陆续收集移居外地、在外工作、侨居海外宗亲的信息,包括家族人口繁衍情况、名字、性别、生肖、生卒时辰日月、居住地、丧葬地等等信息。
以前对修订族谱接触与思考甚少,以为是一种封建习俗,其实,这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这里举个例子,有个楼姓的同学,他们的族谱居然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延续到他这一代,己经一百多代,族谱可以关联到宗族的起源、繁衍和人口迁徏等信息,说中国的历史是信史,由此可见一斑。生老病死皆是人生大事,这出生是人生的第一关,取名是一件大事,过去大多老百姓没有什么文化,要请先生帮忙,而现代人则都想取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内涵的名字,可能就要费尽心思、到处查阅资料了,甚止借助软件取名系统。
我花了不少时间收集整理家族资料,结合周边认识的同学同事朋友熟人的取名,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信息,比如名字带有明显时代色彩,新中国成立之前出生的,名字多带有辈份,便于区分。新中国成立时出生的,就出现很多名字叫建国的,以示纪念,此外还有诸如国庆,抗美等,甚止还有家喻户晓的布达、佩斯的起名,文革中出生的,还取了卫东、卫青、卫彪这样的名字,尴尬的是林彪四人帮倒台之后,你改不改名?改革开放初期,中日关系升温,世纪交替那段时间出生的,取了不少日式名字,如某某希子,受西方影响,取了西式名字,如大卫.陈,你的名字怎么收入族谱?
当然,取名也难倒千百年来历世历代的人,为了避免重名,帝王世家还得请智囊团,取的名字和年号不要撞脸不吉利,过往衰亡的朝代年号,匪寇的名号,毕竞那年代没有度娘知乎可查,智者虽博览群书也难免百密一疏,就会出现改年号的尴尬事。明朝朱元璋为了打造朱氏王朝万代江山,还建立命名系统,朱氏皇子皇孙取名,名字中要有一个字,是以周易五行水金火木土作偏旁部首的。后因子孙繁衍众多,并且名字不能重复,就生造了以五行作偏旁部首的生僻字,还好明朝只延续不到三百年,否则十部康熙字典也装纳不下这些生僻字,有趣的是,清末科学家徐寿正在挠头思考如何恰当翻译周期元素表,以体现周期表元素从左到右,元素性质逐渐从石质过渡到中性再到金属性质时,看到了朱氏王孙命名法,顿时豁然开朗,立马套用,真的是天衣无缝啊。
古代普通人是如何尽量避免重名的呢,其实族谱中看到的辈份,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受教育的文人,除了起名外,还有字,甚止有号,如开国领袖毛主席,名泽东、字润之,一生用过二十余个名、字、号。字号不光体现风雅,还能区别重名。现代科技发达,一出生就赋予一个身份证号,更不用说指纹、刷脸,双胞胎都能辨别,根本不用担心重名。
为了避免重名,近期家长为新生儿取生僻字名之风,又流行了起来,同学的家长偷偷问,你那个同学名字怎么念?甚止要为此付出代价的也有,一位常年在外出差的朋友,父亲太有文化了,给他取了一个生僻字,坐飞机高铁手机调不出字订不了票,经常要比别人提前1小时拿身份证去窗口办理,苦不堪言,假如你给小孩取了一个100多划的字,考试时比别人浪费半分钟,你会怎么想?最后,建议朋友们取名时考虑名字吉祥、动听、简洁就可以了,如李白、杜甫,是不是这样?
支持我的观点和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就点个赞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2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