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为什么能从动物叫声中判断吉凶?这是封建迷信吗?还是背后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生活哲理?今天就带大家揭开动物叫声背后的神秘面纱。
在中国的古代,生活在乡村的老人们缺乏科学的手段来解释他们所面对的自然灾害灾祸吉凶。久而久之,他们发现一些动物的叫声往往会伴随着灾祸而出现。于是就给动物们赋予了神秘的面纱,把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全都归咎在他们的身上。
比如说早晨开门看见喜鹊在家门口叽喳乱叫,就意味着有贵客到来。所以,喜鹊在中国农村的话语体系中有报喜鸟的外号。这背后其实也并非是完全的封建迷信。喜鹊是一种喜欢阳光的,有他的出现,就意味着天气晴朗。在过去,农村一般都以泥土路为主。天气晴朗往往就意味着道路结印,方便出行。利于朋友亲戚之间互相串访。
有吉就会有凶。除了喜鹊这种吉祥动物外,古人又给其他四种动物赋予了灾祸的寓意。
第一种是乌鸦。
现在生活在城市的朋友们可能很少见过这种鸟类了。以前生活在农村的时候,乌鸦却是农民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益鸟。
如果一个家庭周围经常有乌鸦环绕乱叫。往往就意味着这个家庭里将会有人去世。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乌鸦跟死亡联系在了一起,把它视为一种不吉利的鸟类。
实际上,乌鸦是冤枉的,他比窦娥还要冤呢。
我国唐朝之前,乌鸦从来都不是什么不祥之物反而是吉祥的象征。
三国时曹操的短歌行中就有一句叫做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意思就是,各位人才啊,你们在三棵树枝上选来选去,有什么好选的呢?快到我碗里来吧,我有周公一样的胸怀。
在曹操的语境里,乌鸦可是人才的象征,怎么会不吉利呢?
那为什么会被古人看作吉祥的象征呢?因为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正是孝道的象征呀。
乌鸦在中国古代形象的转变是从唐代开始发生。当时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看过西方电影的朋友们都应该知道,乌鸦在他们那里可不是什么好东西。经常是跟女巫、魔鬼这种东西同时出现的。
受此影响,在我们的印象里也逐渐开始发生转变。而且正如前面所说,经常跟死人同时出现。所以古人们就逐渐信了西方的那套说法,把乌鸦看作是不祥的征兆。
然而,它之所以会在人死时出现,是因为嗅觉特别的敏锐。人在将死之时,会逐渐发出腐朽的气息。而乌鸦是以吃腐肉为生的动物。所以,在人将死未死之际,乌鸦早早就在窗前等候,随时准备分一杯羹。
此外,如果家中哪个旮旯角落里出现动物尸体,比如老鼠的尸体,乌鸦也会提前察觉。如果这个尸体没有处理好,随着细菌滋生很容易就会引发瘟疫。所以,人们又往往会将这口黑锅扣在了乌鸦的头上。
第二类是猫头鹰。
熟悉猫头鹰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它是一种昼伏夜出的动物,平时以田鼠为生。按理说,它应该是农民的朋友才对,为什么会把它视作不祥的象征呢?
老人们有一句话叫做不怕猫头鹰哭,就怕猫头鹰笑。这货一笑就准没好事。
因为猫头鹰很奇怪,他的笑声在我们听起来就像是哭丧一样。尤其是在深更半夜,显得特别瘆人。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猫头鹰乃食腐动物,它嗅到了腐肉的气息之后,会因为激动而发出兴奋的叫声。
正如我们前文所说的那样。动物腐烂的尸体一旦未经处理,是会引发疾病的。可怜的猫头鹰跟乌鸦一样,因为敏锐的嗅觉成为了背锅侠。
第三类动物是狗。
说到这里,朋友们可能就会糊涂了,怎么会是狗呢?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啊。
其实,古人的意思并非是狗叫不吉利。他们指的是半夜时分的狗叫,往往会预示着不吉利的事情发生。
在古人的眼里,狗能看到人所不能看到的一些脏东西。如果一条平时很温顺的狗在晚上对着某一个方向疯狂大叫。那往往就意味着有不干净的东西在靠进。此外,狗还是人们看家护院的保安。在农村的时候,人们的交往圈子是非常狭窄的,很少会有陌生人往来。如果大半夜有陌生人进群,那大概率就是盗贼了。而狗的嗅觉记忆是非常强大的,一旦嗅到陌生人的气味,他很快就能够分辨出来然后对着陌生人所在的方向狂吠不止。
古代的农村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就简单的把狗叫归结为灾祸到来的事情。
第四类动物是母鸡。
不对吧?农村人不是经常养母鸡下蛋吗?它跟灾祸能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公鸡打鸣,母鸡下蛋这句话。可是鲜为人知的是,母鸡其实也会打鸣。只是通常情况下,它是不会叫而已。
古代的农村人没有很好的计时工具,往往就把公鸡的打鸣当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钟。如果母鸡在夜间无故打鸣,往往就会扰乱人们的生物钟。这会让劳累一日的农民们非常窝火。
人们还会发现,母鸡打鸣之后,经常会伴随着地震的发生。所以,久而久之,人们就认为牝鸡司晨会引来灾祸。
这种情况有两种科学的解释。一种是母鸡,是非常敏锐的动物,会跟蚯蚓一样往往会在地震来临之前有所示警。
另外一种说法是,地震来临的时候,蜈蚣们会纷纷从地上跑出来。而母鸡是蜈蚣的天敌,一旦蜈蚣吃多了,就会导致雄性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学起公鸡打鸣。
综上所述,这四种动物非但不是什么灾祸的象征。而是灾难来临前的预警员。我们应该把他们头上灾星的帽子摘掉,大家说是这个道理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20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