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娃娃有虎头虎脑、憨直可爱的性格特点,这与他们的穿戴和“护航”物件不无关系。爷爷送的泥老虎、炕头狮,奶奶缝的五毒
肚兜、虎头枕,外婆蒸的曲联、圈圈..这些西府娃娃的物件,除了实用性外,还饱含着亲人对孩子的祝福祈愿:希望男蛙娃在泥老虎、炕头狮等物的护航下,成长得健社勇敗、虎虎生风:祝福女娃娃在花肚兜、花鞋帽等物的陪伴下,成长得美丽善良、心灵手巧。
今天是儿童节,端详西府娃娃的一二物件。探寻西府人对下一代性格品行的培养。
张琼
西府人对石贤子的态度有些奇怪,有时见不得有时离不得,又怕又爱。结婚时,人们要用红纸或红被面把娶亲路上的石损子蒙住眼睛,捂住嘴,遮盖它的凶相,以免它吓着新娘子,冲撞了新家庭;小孩成长时,人们又请来一尊小石躺子,让它在炕上充当娃娃的“护身神兽”,期待男娃能沾上石狮子的气韵,成长得健壮勇敢。
宝鸡部分乡村有使用拴娃石师的民俗,乡亲们称这种石睛子为“炕狮”“拴娃狮""石狮娃”,与护路狮、镇宅睛、敬神焼台狮、旗杆狮等石情子不同的是,栓娃睛一般有巴掌大小,是唯一在炕上陪伴娃娃的石狮子。用一根绳子或布条,一头栓住栓娃师,一头拴住一岁左右的娃娃,小娃蛙拖着石狮子在炕上爬来爬去,石狮子被拖拉得棱角圆滑、油光发亮,它可以防止孩子掉下炕头,也充当着小孩
子的忠实玩伴,陪伴孩子成长。
按照西府乡间习俗,给孙子孙女请个好的拴娃狮是爷爷的职责,尤其是小男娃,更需要一个威风神气的拴娃睛階伴,用来培养男娃胆大有为、敢爱敢恨的性格特点。老人们认为,小孩刚出生尤其需要石狮子的保护,幼小、脆弱的孩子在石狮子的保骂护航"下,可以成长得健康结实、活泼欢实。最受欢迎的是明清时代的旧石狮,别人家用过的老物件守护过很多孩子。“资历”高、有经验,浑身
带着威风凛凛的精气神。
相比陕北、华县一带離刻精美的石情子,西府石狮子大多造型简洁,追求神似,西府拴娃狮也是如此,大多忽略纹饰,而注重威
猛气势的塑造,给人一种厉害、神气、朝气涯勃的感觉。这与西府人寄托在拴娃狮身上的期望有关,人们让臧猛神气的石狮子陪伴着娃娃,望后代儿孙像威风壊凛的狮子一样,成为有作为、有勇气、有担当的男子汉。
一方水土一方人,生于三秦大地上的宝鸡人,有典型的秦人性格特点。男人讲究刚正直爽,女人讲究勤劳贤惠,人们在培养下一代时,尤其是小男孩不需要太文气太怯懦,柏亮说话开心笑,自然率真、活泼欢实才可爱。在这种心理愿望的推动下,神气、威风、霸气的拴娃狮自然受到了长辈的欢迎,长辈盼望着,在拴娃躺的引领和“护航下,小男娃能长成真汉子,继承敢作敢为、上进勇猛的秦人性格特点。
五毒肚兜祈愿避害祛疾
王星
谁家娘亲不爱儿?西府巧娘用自己精心缝制的"五毒”图案,来祈愿孩子免灾祛疾,健康聪慧,一针一线里,善良的母亲不必多言,只折卧活灵活现的五毒绣品能防御灾害与疾病,佑儿平安。
在西府农村端午节前后,人们还能看到有巧娘坐在树萌下、屋檐旁,飞动着手里的针线,为孩子们赶制一件件红色的肚兜。
可别小看了这红色绸布,它可是动儿度夏的"护身衣”,将其系在脖间,护住肚脐,直至穿到秋凉,少了着凉闹肚的烦恼。若等娃儿长大,这鲜红的肚兜便会被母亲像宝贝一样收藏起来,留作纪念或传给儿,承载着满满的爱意。
细细观赏这红色的肚兜,简约却不简单。巧娘们用黑色,绿色、黄色等彩线一针针地绣出鲜活形象的五毒(蛇、蝎、凯蛛,壁虎、麻蛤蟥)图案。庄稼人深知,每至盛夏时节,温度升高,易流行疫病,病虫害也进入高繁殖期,特别是无忧玩耍的孩童容易受到有毒动物的侵害,为攘虫毒,祈愿孩子平安,陕西民间便有了在肚兜上绣五毒的习俗。“五毒°这一称请据说是源于宋明时期。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人们所说的五毒有一些区别。按照科学现点,这些动物不都是有毒的,如壁虎就没有毒性,蛤蟆略有毒性,但毒性不大,可在古人心目中,它们都是高度危验的动物。民间选择五毒图案的肚兜给小孩穿戴,是认为可以利用“五毒”的凶恶面目来驱逐邪
气,从而保护人。还有一种说法是消灭它们,免得它们给人造成伤害。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减少了对五毒的速信认知,穿戴五毒肚兜已成为一种祈求平安健庫的民俗活动,制作精巧的五毒肚兜不只出现在孩子肚子上,也出现在民俗馆的展台上,还出现在端午节前夕的农村集市上,长辈们在集市上精心携选着五毒肚兜。在
他们看来,幼儿穿上五毒肚兜就如同有了“护身符",会平安健康地成长。
虎头鞋帽穿出虎头虎脑
祝嘉
很多西府人都是在虎头鞋、虎头帽的陪伴下度过幼年时光的。在西府农村,当孩子满岁或过年时,家长就会送给他一双虎头鞋和一顶虎头幅,希望老虎的成风能为孩子驱除百害,也希望孩子像小老虎一样勇敢、健壮、充满活力,长大后能如百兽之王一般成为有
成就之人。
小孩子尚不懂得这层含义,只看到虎头鞋帽上老虎双目圆睁、两耳竖立、血口大张、胡须凛然,既活泼可爱又严肃威武。及至孩子长大,就逐渐明白了父母的这份心意;待到他们有了子女,也会像父母当年那样,在孩子周岁或过年时,送上一双虎头鞋和一顶虎
头帽。就这样,虎头鞋帽不仅作为穿戴的衣物,更作为饱含父母深情的礼物在西府地区代代传承。
过去的虎头鞋帽是纯手工制作,结合了缝切、刺绣、编织等多种工艺,巧手的母亲都以为孩子做出精致的虎头鞋帽为荣,而不擅女红的母亲则会向其他女性讨教,或干脆在庙会集市上购买现成的商品。但无论制作还是购买的虎头鞋帽,都有红、黄、蓝、绿黑、白等多种颉色,井夸张放大了眼睛、品子、睹巴等部位,兼具美观与实用,堪称民间传统工艺的代表,现在,形色各异的幼儿服
饰充斥市场,看似土里土气的虎头鞋帽却再次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其中蕴含的情愫,是其他现代服饰所不能比拟和代替的。
实际上,老虎在西府地区井不多见,但为什么依然被人们追祟呢?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老虎象征威严和力量,额头上王字
斑纹,正好符合其“百兽之王”的地位。素拜老虎的意识自古有之;商末周初,周武王靠戎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摘封于收野。三国
时期,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因骁勇善战而被誉为"五虎上将”;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统帅们行军打仗,将虎头、虎皮放置于帐中,对内以突出等级,对外以彭显勇猛。及至现代,西府人依然喜欢给孩子起乳名”虎娃”"虎子",甚至在大名中加入一个
“虎”字。一件件虎头鞋帽,一尊尊泥老虎,一个个带有虎字的名字,都是长辈送给小孩的礼物,希望子孙们英勇有为、虎虎生风。
岙圈曲联酚娃人生美满
张琼
做面花是宝鸡乡间妇女擅长的手艺之一,她们借用一双巧手、一捧麦面,把对长辈的祝福捏成寿桃,把对逝者的哀思捏成献祭,把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望做成曲联、圃等。
端午节,凤县平木、岩湾、河口等地有一个至今流传的风俗,就是给小孩或未过门的媳妇制作赠送圈状花馍一一圈圈”,圈困上面有五颜六色的面花,蔬菜,花草、小动物等造型不一而足,圈羞中间是一个大寿桃。有的圈圈是多层,一圈比一圈小,层层垫起来如同一座金字塔,看起来格外漂亮。临近端午或端午节当天,外婆、奶奶将圈圈送给孙儿孙女,折愿小孩子健康平安,快乐无忧;小伙子将惑圈送给未过门的媳妇,希望未来生活美满,幸福。收到薤圈后,小孩子滴下面花玩委,蚕宝宝、小金鱼、红辣椒等五颜六色的面花,是儿童可尝、可把玩的好东西。大人则将圈圈切成段状,赠送给邻居,共同分食,分享端午节日的滋味。
在岐山、凤翔一带,也有给小孩送圈状花馍的民俗,农人把送给满月或周岁孩子的圈状礼误,称为”曲联"或”弧联”。作为新生命
的满月礼,曲联饱含祝福意味,小孩满月当天,舅家人端着“曲联”往孩子头上套一下,叫钻曲联,寓意孩子祛除灾难、健康长寿、人生圆满。曲联与圈困形状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在器状馍上制作植物动物形象的面花,以讨孩子的喜爱。西府地区的曲联还在央视舞台上器过脸,歌手、凤翔小伙常腾欢曾带着家乡的曲联登上《星光大道》的舞台,让全国观众看到了漂亮而独特的西府曲联,展规了宝
鸡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曲联和圈圈还传递着爱幼和分享精神,妇女们把对小孩朴素而真诚的爱意,捏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面花,蒸成一个个圆
圆的困状礼馍,折愿孩子的人生如同圈状礼馍一样圆满。此外,曲联和圈圈决不能被独食,主家将其切开,赠送给乡亲们分食,意思是大家一起沾沾喜气和福气,饱含分享意识。大家居住在同一个村庄,甘苦共尝,西府人通过馈赠、分食曲联和态圈,传递亲友对小
孩子的关爱和祝福,也让年轻人意识到,要从老一辈西府人身上传承分享精神。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2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