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仇恨没有得到有效的消解,那他可能会伴随当事人终身。
很遗憾,《她的名字》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非常伤感的故事。
伤感的点,一方面在于社会不公,弱小的因子在社会上不但无法立足,连自己的身份都保不住。这场连环杀人案的起因不止一个,想要铤而走险的案犯也不止一人。其中,虽然有巧合的元素,但在有权有钱者来看,抹杀一个弱小的女子如同拍死一只蚊子那样微不足道。但权势者没有想到,这种对于他人的轻视,最终换来的却是对自己的反噬。他们轻轻抹去了的生命,反过头来又抹去了自己。
另一个让人气闷的,在于报复看似有力实则无力。对于元凶来说,大仇得报,积攒在胸中多年的冤屈一朝得雪,坏人横死的横死、碰壁的碰壁,都得到了应得的下场。但是,迟到的正义对于被害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尘封的往事被重新拂去了灰尘,但是被害者已经看不到了。对于加害者来说,众人合力作案,却稀释了每个人身上的罪恶。相对于生命止于花季,仅仅前途上的完结似乎对一些人来说实在是太轻了。更何况,所谓的凶手为了报仇,忍辱负重,苟延残喘,只希望能亲手为眼下的悲剧做一个了断。可以说,他们的一生几乎都被毁了,只剩下仇恨支撑着他们走完这一生。对比来看,从法理上讲,动用私行、冤冤相报的确不对,但加害者真的不反思一下,为什么凶手还要冒如此大的风险来做这一切呢?
但是,也正因为这两点,这部小说基本上又走进了和作者之前两部小说相似的“套路”——虽然作者也非常努力地试图塑造赵暮云、乔风歌等正面人物的形象,但由于对负面人物的刻画明显更胜一筹,读者在阅读过后更容易记住那些个性较为鲜明、特点较为突出的负面形象。从行文来看,作者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作品中加重曹祝鑫和于德正的戏份即可见一斑,但主要的几位刑警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人物特性,除了辛苦奔波、认真敬业外,其他方面实在乏善可陈,这对于已经写完系列作第三部的作者来说,可能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如果纯粹作为独立作品来看,这部作品在情节上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明快的节奏,充满张力的悬念,对于人民警察一些涉及细节的描写,都还是可圈可点的。对负面形象的刻画,带来的好处也包括对于社会问题的有力批判,以及对于弱者生存的带有思辨性的探讨,这在一般的悬疑作品中也不多见。不过,对于最后凶手的形象刻画,如果能在早一些出现,所做的铺垫如果可以更足一些的话,那么,相信读者对于最后的转折会有更好的接受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18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