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苏联把几颗库存导弹寄存在古巴,美国奋然大怒,并引起导弹危机,同一年美国在南海挑起北部湾事件,本来北方的国防压力就大,老美在北部湾这么一闹,让我国的国防压力剧增。为应对两大强国的南北夹击,中央领导立即做出工业向大后方转移的备战部署。这场工业转移大部分都在第三道国防战线内进行,所以也称为三线建设。
1965年,战略腹地的大三线紧锣密鼓地建设,地方小三线也紧跟其后。按照中央提出“靠山、隐蔽、分散”的选址要求,考察小组来到平凉专区华亭县的安口公社选址。安口公社地处山区,沟壑众多,水源充足,耕地稀少这就更加符合“尽量不占农田”的选址要求。考察小组来到安口公社后因人生地不熟,只能寻求当地村民做向导。
向导带领考察小组来到前锋大队的前梁生产队,这里远离城区,有山有水,隐蔽性强,确实很适合建设兵工厂。向导带领考察小组逛了好几个山沟,所走的每个山沟考察小组都很满意。向导带领考察小组来到最后一个山沟,发现这里不仅地方很美,而且交通很方便,考察小组就决定将工厂建设在这里。
向导还提醒考察小组这里叫乱柴沟,这地方很乱,但具体怎么乱法也没能说清楚。考察小组的领导说地方乱好,越乱的地方就越安全,再说他们当兵的,岂有害怕世道乱的道理。向导不好跟考察小组解释,毕竟自己只是个平民百姓,跟见世面广的领导干部争论毫无意义。考察小组的领导也很大方,直接送给向导两包平嘴哈德门,并嘱咐向导这是保密任务,一定要烂在肚子里,向导会意的点点头。
1966年春天,基建队进驻乱柴沟,开始建设代号为978的保密工程,就是1956年成立的平凉农机厂从平凉县搬迁到乱柴沟来。农机厂不仅是搬迁过来那么简单,还肩负着生产军品的任务,而此时的农机厂不再是维修和生产农业机械的制造厂,而是生产半自动步枪的兵工厂。出于保密需要还将厂名更改为丰收机械厂,军工代号978.
起名丰收机械厂也有它的历史意义,建厂的初衷是为农业发展服务的,没想到国际环境巨变,农机厂也就转换成兵工厂。民用工厂转变成兵工厂,战时经常看到,不过农机厂变成丰收厂,足以见得当时的国际形势非常紧张,几乎进入全国总动员的地步。尽管当时没有发布全国总动员,但是400万热血青年参与,其规模不亚于全国总动员。
丰收机械厂定为县团级单位,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为保证步枪质量还请来当时国内实力雄厚的造枪厂技术员。顶峰时期有职工近1000人,职工除了平凉搬过来的以外,还从兰州、天水、平凉等地招收合格的知识青年,还有部分是转业军人和民工营里的积极分子。丰收厂是军工背景,招进来的职工不仅识字,历史背景一定要干净,贫下中农优先录取。政审也非常的严格,不仅查个人的政治成分,还要倒审上三代,正是政审严格,才让敌特分子不能进入厂里搞破坏。
1969年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正准备试产时东北626厂的枪械生产线内迁至天水。626厂是当时国内最大、技术最雄厚的枪械生产厂家,626厂的搬迁至天水,丰收厂在生产能力和技术上明显比不上626厂。好在626厂的天水厂房建设还有一定的过程,丰收厂的步枪生产线就成为步枪过渡品。1980年之后丰收厂的步枪生产线停止,业务转为枪械维修和民用品生产。
626厂搬迁至天水后取名岷山机械厂,岷山机械厂毕竟是实力雄厚、技术全面的枪械生产厂家,丰收机械厂这等地方小三线无法跟大三线比,最后只能专注民用。丰收厂转为民用后主要生产塑钢门窗以及门窗各类配件,后来生产防盗门、彩板门窗、豪华室内门等。80年代后国务院出台三线产业调整政策,并允许山区的工厂搬迁至城区,丰收厂属于地方小三线,搬迁也只能在甘肃省境内,1988年丰收厂整体搬迁至平凉。
工厂搬迁后留下的资产交由地方管理,职工宿舍大部分由当地村民接收,而职能建筑大部分因年久失修而坍塌。丰收厂的学校目前已经夷为平地,隐藏在山区的军工城,也因工厂的搬迁而变得冷清,乱柴沟也从热闹恢复到原有的宁静,宁静或许才是乱柴沟原有的样子。山谷里的渺渺升起的炊烟,新鲜的空气、清脆的鸟叫声,还有朴素而勤劳的村民过着安静的生活。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1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