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惊鞭
门当户对
作者:惊鞭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石桅杆
开封场因西河与柳池河人字形的交汇而繁荣,先民们择两河流域落业而世代衍生繁荣,山山之间河水流经之平坝凹地缓坡等,因族而居在两岸形成了诸如刘家桥、熊家坝、吴家坝、陈家坝、温家坝、新房岭、梁家台、罗家边、木林湾、唐家湾、七栋磨、唐家坝、赵家岩等许多大大小小的自然村落,西河与柳池河的交汇宛如一串项链将这些珍珠般的村落相连,本文所要阐述的是开封场清末民初四大家族“王吴温邱”之一的温姓家族, 因为出了一个读书人让温家坝这颗珍珠显得熠熠生辉。
读小学时就听温家坝的同学说,温家坝不仅有“走马转角楼”的大院子,院子大门外边还竖有高达五六米的石桅杆,老百姓只知道是因为族里出了个读书人,在当时方圆百里都是了不得的盛事,族人根据旧制立石杆以旌表,属于温氏族里一种特别骄傲的荣誉,传说这个读书人在成都当了大官,每次回乡,骑马坐轿,迎来送往的官员与乡绅特别多……为此我专门查了有关史料,并现场踏勘了石桅杆。
立木结构的温家大院子座西朝东,呈回字形布局,面东正房地势高,左右厢房及楼门(古称龙门)三围为上下两层的立木结构建筑,围屋地坪高于中间院坝一个石坎(20公分的样子),院子往正房有九阶石梯上下,二层楼上皆有“正”字格扶手回廊四面相连,形成相通的走马转角走廊。 原建筑梁柱挑檩等用料厚实端正,做工考究,小处线条分明,雕琢精细,圆润流畅。大处穿肩托梁,横平竖直,立木乘千斤。不难看出,历史上的温家坝确实有过辉煌的历史。
如今残屋里仅住着一个温姓低保户。老院子大部分建筑年久失修,屋倒梁塌,破败不堪,顶面与墙体漏光透风,屋架摇摇欲坠。院子里衰草没径,瓦砾成堆,无处下脚。
院子正门(龙门)外,沿着护坡坎边果树如墙,周边竹林环抱,原来的空坝上灌木杂草荆棘密布,拨开荆棘进入杂树深处,就看到了造型精美表面光滑残存的圆柱形石桅杆,类似于半截中号的水泥电杆,表面几乎看不出手工凿痕,带斗拱的上半部分在破四旧时已经被人为毁坏,不知去向,余下主干直径超过20厘米,现高不过四米,据说原高度超过了六米。桅杆石基座为深埋地下中凿圆洞直径一米规整的八角型磐石与面上相同直径的圆鼓石叠加而成。老百姓口中的桅杆石书面上称作“石旗杆”。
古代科举制的封建社会里,族中倘有人经过科举应试获得功名者,除在祠堂大门或厅堂上高悬“进士及第”“金榜题名”等匾额外,还要在祠堂或围屋门前竖立石旗杆。
清代,除了进士,凡举人、贡生、监生等有功名的人,也可竖立石旗杆。根据功名的级别高低和文武区别,旗杆的长度、底座的样式和杆身的雕刻都有区分。
石旗杆一般高约五六米,先用精选的花岗岩条石凿成一段段圆形或方形石柱,石旗杆底座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柱身中段镌刻立杆的年代,旗杆主人的身份、辈序、姓名;顶端多有雕饰,若是旗杆主人做了文官,旗杆顶端便雕上“毛笔”,若是做了武官,便镌刻坐狮。
旗杆石为旗杆底部磐石垫底,举人、进士无需再垫础石,而贡生等则需在磐石上加一块圆础石。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后,社会地位提高,竖立旗杆,可以光耀门楣,彰显身份,昭示世人;二是旗杆竖立后,作为后人学习榜样,激励后人积极进取。
从现场青石凿成的圆柱体旗杆石底座外形与构成判断,温家大院子出的应该是贡生。贡生本质上还是秀才,相当于举人副榜。且贡生有分恩贡、岁贡等不同选拔方式。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但明朝时代贡生当官的人非常少。同时国子监监生也可参加会试如被录取的称贡士。清代大体沿袭了这种制度,贡生是可以做官的。
那么问题来了:
一. 温家的这个读书人到底是谁?
二.这个读书人最后做的是什么官职?
为此,我询问过当地一些老人,他们只知道祖上确实有这么一个人,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一次,我查阅开封镇历史掌故,无意之中在民国版的《剑阁县续志》里发现了一首描写开封的七言古诗《重游玉南山》:
重游玉南山
三年不到玉南山,
山色葱茏径已幽。
葵杖喜观三老至,
菊觞争向几人酬。
快登云路携同志,
便觉烟峦从远眸。
回忆长沙归棹日,
采萸高饮洞庭舟。
作者叫温恭,我的眼前一亮,莫非是他,翻遍整个县誌,对作者的介绍篇幅不大,也看不出来是哪里的人,再参考查阅其他资料,一共查出了三个叫“温恭”的名人。
历史上三个温恭
我先查阅清同治版的《剑阁县誌》,再查阅民国版《剑阁县续志》并结合网络资料,查阅结果如下:
第一个温恭
温恭,广东嘉应人,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任职武连驿丞。
第二个温恭
溫恭,字竹虚,歳貢生。爲李榕入室弟子,能文工書,行谊尤篤,榕延敎其子,晚年南遊江浙,復約恭與之偕,卒後學者多奉恭爲師,曾主兼山書院講席。
第三个温恭
温恭(1857~1921):字肃庵,号勗安,陕西韩城新城周原北村人。肄业于关中书院,曾任龙门小学校长。晚年闭门著述,有《温肃庵先生遗著》。
经策对面试被录取,由于不愿在官场同流合污而遭摈斥,毅然归里。之后潜心经史,教授生徒,桃李盈门,多所成就。晚年兼习医学,凡登门求医者,不论贫富,一视同仁。
民国十二年(1923),受业门徒为其在古城南关立德教碑一座,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为其题书联语:“关学源流,善为继述;韩原桃李,多受培栽。”
以上三个温恭,哪个是开封场的人呢?首先应该排除的是第三个,因为温叔庵早年的关中书院不在我们这一带,晚年归里又回到了陕西韩城。
第一个当过武连驿丞,历史上的开封长时间隶属于武连。
第二个更接近,功名为岁贡生,业师李榕是下寺人,曾经当过湖南布政使,是剑阁县的文化名人,下寺龙江小学旁边新建有《李榕纪念馆》。
温家坝的贡生到底应该是哪个温恭呢?
我请教《开封镇志》编委张步朝老先生,他说,县誌里面写诗那个温恭应该就是开封镇现在温家坝的人,他也曾拜访过当地温姓族人,但温恭的其他情况谁也说不清楚。
我之所以对“温恭”感兴趣是因为我在一次特地拜谒民国年间开封场大户张利纲先生生父与养父墓碑时再次见到“温恭”这个名字以及他撰写与手书的碑文,首次见证了清末学者温恭先生工整的楷书字体。碑文如下:
张棣棠碑文
皇清故显考张公号棣堂老大人之墓志
君谓亨华,原籍广东长乐县人,始祖正义公入蜀居绵州清油坝,既迁梓潼百顷坝,曾祖美竒,道光初年复迁剑州开封庙,美竒公生明玉,明玉生三子,次元利,元利生二子,长亨华即君也,次亨贵,明玉公以圃为业,既入市开设茶肆,元利继其业。咸丰十一年经蘭逆乱后,力征经营,以贱易贵,颇获广资,由是益富,治买各处田土街房,君娶唐氏无出,过仲弟之子利纲为嗣。君享年四十有九,稽君家世,其父创业,其子守业成,家道日兴,君乐享其成,可不谓有福人乎,是年为建墓碑,属余为序以志之。
铨选教谕岁进士愚姻竹虚温恭拜撰并书丹
奉祀男:利纲 媳:唐氏 孙:贞俊、贞信、贞杰,贞伟。
侄男: 利常 媳:陈氏;
利纯 媳:郝氏;
利纶;
利经。
侄婿: 何训福
石工: 邵廷培 邵周先
乙山辛向
龙飞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岁次壬寅仲冬月十六日立石
内中“铨选教谕岁进士愚姻竹虚温恭拜撰并书丹”
举人大挑,始于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766年)科,吏部新议选法,一等用知县者,又借补府经历,直隶州州同、州判,属州州同、州判,县丞,盐大使,藩库大使,凡九班;二等以学正、教谕用,借补训导,凡三班。时谓之九流三教。在20人中挑选3名体貌相对较优者,是为一等,以知县用;然后再剔除形貌较陋者8人,剩下的9人就是二等,用为教职。这是先选后筛,程序小异而原则不变。岁贡就教选 任官制度。明朝以岁贡生员充任教职的制度。凡岁贡生员将本年应领食饩贡于国子监,再由翰林院考试,合格者授以学正、教谕,训导等官。
“铨选教谕”,当了岁进士,就有了当训导、教谕的资格,就进入了吏部候选学官(训导,教谕)的范围。考核合格后,可以候补。能不能实任,还要看自己排队排得上不,或者自己愿不愿意去。说明温恭在吏部档案上已经记录在案了,有了当学官的资格,但当时还没有实任,愚在自谦,姻代表温恭和墓主张氏家族有或远或近的姻亲关系,竹虚即温恭的号,跟县誌里第二个温恭完全吻合,至此第一个温恭就可以排除了。第一个温恭乾隆三十七年履任时乃1772年,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温恭尚在并撰写了张棣棠碑文,其间相差了130年,很明显县誌里记载的温恭是不同的两个人。
此碑书法造诣炉火纯青,字迹清晰,保存完好,现存碗泉。
竹虚老人
为进一步弄清楚温恭身世,我再次来到西寺庙山下的温家坝,有个老婆婆告诉我,那个祖祖每次从成都回来都是骑马坐轿,他的古坟还在,早些年还有人上山去烧纸上香,就在牛场山上边,村民温思明很热情,自告奋勇给我带路。摩托车绕着S形水泥路盘旋而上,接近山顶的位置我们下了摩托车,在一片柏树林与杂树遮蔽的深处,发现了前后错落的大小两座古墓,我首先查看了大墓的墓主姓名,一看果然是“温恭”大喜过望,窃喜不虚此行。
跟我想象的破败不一样,整座墓意想不到的完好,连当初文人往石碑板面写字为了上下左右整齐,预画的方格网线尚在,没有被抹掉。但坟墓大小规格却远远小于唐占彪墓与张棣棠先生的墓,很明显,墓主官阶品级并不高,经历土改文革破四旧等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古墓能够这么完整的保存下来,应该得益于山高林深的庇护,大墓是温恭本人,小墓是温恭第三子温拱之墓。墓门正面从右至左被分为生平简介,墓主名讳,生卒八字三个墓门,三块刻字石碑被嵌在最里面约25公分,前有门楣遮檐,半圆形墓冠刻有精致的龙行祥云图。
录于下:温恭墓
正中碑刻
皇清例授修职佐郎候铨训导温恭
(母秦老孺人)号竹虚府君之墓
龙集大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岁次丙午
右边碑文
公讳恭,字竹虚,蕴山公之四子,□祖籍广东,公始迁祖□蜀而遂家于剑焉,至三世蕴山公而生公,先是蕴山公故,岁贡生与下寺李春山先生为友□□□授业于春山先生之李申夫先生,两世交好,时有温李齐名之誉,公幼入□族□□庭□□□幼居多后,公六岁,明经史□□,贡生公居家孝发事,继母如生母,与兄弟析财产,公甘取其薄,其□□□,为弟兄等农田而外,别无砚田可谋生也,其居心位态如与远近之,分财产者皆乐,引公以为□而风俗为之一变,教子且耕且读诗书与农桑并重,持己恭敬,接物谦和,而乐易之中□其严□之气,凡匪僻荒淫之辈皆畏而避之,盛德可友,妇孺皆知,无论受业与手责□□□□积之先生,公之平生大略又如此原配秦孺人德与公相符,生三男,长挚次括又次拱,诗书汇世□□□不绝,生四女,皆择婿名门。
生于戊戌年,没于癸卯年,同是年将□□□无□墓志次子拱录□□□士也,求叙于予,遂得□其本末云。
姻愚侄廪生元基李积中顿首拜撰并书丹。
左边碑文
公生于道光戊戌(即1838年道光十八年)年二月初八日戌时
没于光绪癸卯(即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年三月初八日戌时。
胞兄:本和、本亨、(廪膳生,良)
注:廪膳生员,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
又称廪膳生。
胞弟:本俭、本让
奉祀男
温挚(黄氏) 温括(秦氏) 温拱(徐氏)
孙
世陞,世奎 世堉,
世壎 世昌 世相
婿
王宗富 吴宗文 李积中 王慎勋
石师
何玉德 何懿儒 刻字
龙集大清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
立碑时间为温恭先生过世三週年,按照古人惯例,并不意味着温恭夫人秦老孺人当年已经过世。
“皇清例授修职佐郎候铨训导”古代碑文中,皇亲例授与皇亲待授、皇亲(清)待赠根本上是不同的,铨选与候铨意义相同。
修职郎 清朝八品文官
修职郎是正八品文官的散阶,是官衔虚职,无实权,相当于现在公务员序列中的副主任科员。
训导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在清朝之位阶为从八品。训导职能通常为辅佐地方知府,为基层官员编制之一,主要功能为负责教育方面的事务。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
修职郎为温恭生前实职,应选训导但尚未实任。功名即“岁贡生”。
温恭去世的头一年1902年为张棣棠先生撰写碑文落款“铨选教谕岁进士”是只差一步的官职与功名,并未实授,即民间认可,朝廷并无任命的一种称谓。从旗杆石基座,墓制规格,以及温家大院子的布局也不难看出这一点。
从动荡贫穷落后的清末社会看,温恭先生在当地乃至剑阁县地位也算不一般了。入朝为官是古代读书人也是温恭先生的终极追求,目前开封境内有据可查品阶最高的清廷官员依然是正二品的武官唐占彪。但在今天看来,温恭先生的主要成就不在政界,而在于他的“文”与“教”,县誌里给予了首肯,是我们开封乃至剑阁梓潼江油方圆百里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的一代文化名人,温恭生前曾主兼山書院講席,教书育人,功不可没,墓门两边一幅对联对他的评价很高:
“性理自浑成德宗颜曾闵冉
人材归造就道遍梓剑江彰”
颜回、曾参、闵子、冉子等都是孔子优秀的弟子。归造就道,即毕业之意。
在剑阁县续志,收藏了他的两首格律诗。除上边的“重游玉南山”,还有就是下边这首:
題梁氏節孝
溫 恭
嚴霜殺劲草
健婦持苦節
耿耿一寸心
固若石與鐵
年方二十餘
薬砧悲長訣
嶺上孤雁飛
天邊圆月缺
豊無続膝兒
憂心常自惙
豊無垂髪姑
一飯一哽曀
世路多險峨
秋高風逾烈
古井息波澜
蒼松錬冰雪
淹忽六十載
光陰如電挚
幸全未亡身
堅白不一涅
義士重一言
忠臣甘百拆
吾欽節婦心
永與忠義列
县誌记载:“梁氏吴子才妻夫亡守節 光緒十八年旌表。”
温恭季子温拱
紧邻温恭墓,后退三步墓冠呈花瓣形显得低矮的即是温恭第三子温拱与妻徐氏的双人墓,做工精巧,高度类似庶人墓。我们先看墓志。
温拱墓
碑一:
故显考温公(母)讳(徐)拱字竹筠老大(孺)人之墓誌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岁次戊子孟冬月立
公讳拱字竹筠清明经进士竹虚府君第三子也,其家世代有碑志可考,兹有赘述。谨桉公生而端重,笃于孝,友读书,性颖悟。府君颇钟爱之,凡主讲处均于以从,诗礼之外教以会计等事,出纳公允甚如其意,故于时文不课工拙。府君卒,公年弱冠,服阁,值停科举乃毕业保宁中学师范返里任本场学董及江口城区小学教师,后委西路劝学员,热心毅力,成绩卓著,公又注重实业,力办县城蚕桑传习所,振兴地方农商各会,历任县主均敬礼有加,至敬宗睦族,救困扶危,迄今乡人犹津津乐道之,向使天假之年,得享修龄,对于地方公益事业提倡整顿不尤,大可观耶。
公生辛巳年六月初二日寅时,卒于庚申年七月六日未时,春秋三十九岁,原配徐孺人,武连太学生鸣纲之季女也,?丑未,琴瑟系笃,孺人性谨慎,能主中匮,女工针凿,族中称最,佐理家政,独运乾坤之能,致力于外无内顾之忧者,皆孺人力也,孺人生三子二女教以义方,长季力农,次子(即世樟)得业师中,服务乡所,历任联保主任,中心校校长,本县参议会秘书等职,孺人现年六十五岁,体健身强,自知过去辛苦,晚景无多,促子与公刊刻墓志并营生圹于左,以期合同室同穴之意,嘱叙于予,予与公谊关姻娅,因不揣固陋,略举大概以昭后嗣云。
碑二:
姻愚弟俭德王慎勋拜撰
胞侄星台奎敬书
奉祀男:世相(王氏) 世樟(刘氏) 世松(李氏严氏)
孙:思模 思章 思继
孙媳:彭氏 罗氏
婿: 邱世纶 陈文耀
外孙男: 唐靖煜 邱大勋
外孙女: 唐锦云 陈国姿
石师:张大云刻字
戊子孟冬月立
当在墓碑上看到我的家族前辈“唐靖煜”“唐锦云”的名字时,令我感到惊讶不已。深谙古人对“门当户对”的器重。也就是说温拱与唐定国是亲家,而温拱的大女儿嫁给了唐玉陞,碑上没有唐玉陞的名字是因为立碑时唐玉陞前辈已经英年早逝了。而温拱年仅39岁就去世了,应该跟当时落后的医疗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而他的父亲温恭活了65岁,温恭去世的前三年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公元1900-1903年)剑川下属的广诚保(今开封),连续四年大旱,米价上涨六倍,百姓以野草、白泥(白垩土)为食,壮者逃往他乡,老者饿死沟壑,路上遗孩,随收随弃。”
温拱除了任职小学教师,还担当蚕桑讲习所与农商协会等职,是一个非常注重实业之人,年纪轻轻就得到历任县主赏识。
温拱(辛已年1881年—庚申1920年)享年39岁
写碑文与立碑的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出生名门的徐氏65岁当时身体健康,如果温拱健在也已经67岁了,1920年温拱去世之后,留下三子二女,徐氏独自抚养成人立家,长子与次子分别继承农耕的家业,二子温世樟毕业师中曾经任职:开封乡联保主任,开封中心校校长,剑阁县县参议会秘书等职。
查《开封镇志》初稿开封小学校长名录:第12任温仕刚 1946.9-1948.8任职。这里的温仕刚系音同字不同之误,实为清末贡生温恭之孙师范毕业的温世樟先生。
山门两边对联云:
“三十余年留事业,六旬之后尚亲营”
是对温拱夫妇两人很好的总结,墓体是在徐老孺人65岁健在时完工的,因此上边没有她的卒年,徐老夫人应该直到解放后才去世,至于哪一年已经不可考了,去世之后被合葬在了先夫温拱身旁。
开封镇温氏后人可以参照以上表格,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的支系,认祖归宗。相信温氏家族有识之士,能够完善以上谱系。
从以上张姓与温姓墓碑判断,温张两姓迁入开封落业不过300年左右的历史。
文至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我们剑阁的名人,温恭与唐柱澜的恩师李榕了,百度词条如下:
门当户对
温恭墓志载:“生四女,皆择婿名门”
长女嫁四大家族之王家,王宗富。
次女嫁当时有武装势力的吴家 吴宗文
季女嫁名门李家,李积中,墓志中记载,李积中功名为廪生字元基,跟温家属于姻亲,即秦氏夫人的远侄,最后成了三女婿。
幺女嫁名门王家的王慎勋,王慎勋成为四女婿,关于王慎勋,我有《王慎勋点主》专文介绍,王慎勋生前更是地方上的一世名人,可知乎搜索。
再看温恭季子温拱夫人:“原配徐孺人,武连太学生鸣纲之季女也,?丑未,琴瑟系笃,孺人性谨慎,能主中匮,女工针凿,族中称最,佐理家政,独运乾坤之能,致力于外无内顾之忧者,皆孺人力也,”
温恭与开封场富户张棣棠也是姻亲。温恭季子温拱与大户唐定国(柱澜)是儿女亲家,唐定国的儿子唐玉陞娶了温恭的孙女为妻。
有关唐定国的情况可参看《唐定国碑记》一文,可知乎搜索。
唐定国,字柱澜,生于壬戌1862年七月廿九日寅时,逝于庚午1930年六月十二日戌时享年68岁。早年师从李申夫习古文八年,乡试曾一举夺魁。
李榕1890年去世后,当年52岁温恭继承李榕衣钵,在兼山书院(旧址为现剑阁中学图书馆)主讲,弟子遍布剑阁、梓潼、江油等地。
李榕去世时,唐定国28岁,早已离开兼山书院,赴宜宾江安警署上任了,温恭与唐柱澜两人同是李榕的高徒,但唐定国差不多是李榕晚年的关门弟子了。温恭李榕属于同时代人,温恭比李榕小19岁,唐定国与温拱是同时代的人,温拱比唐定国刚好也小19岁,两人最后成了亲家。因唐玉陞英年早逝,从温拱墓志判断:温拱墓碑上婿一栏没有出现唐玉陞的名字,是因为民国37年唐玉陞已经英年早逝了,但有他的儿女名字(即唐靖煜,唐锦云)。温氏后来应该改嫁邱家的邱世伦,生子邱大勋,即邱兵的爷,邱有明的父亲。
王慎勋,张利纲皆为旧时代开封场的文商翘楚,两人皆于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即解放的头一年1948年病逝。王慎勋遵徐老夫人之意写下墓志铭之后不久即去世了,徐氏虽然称王慎勋为妹婿或姑爷,但王慎勋的年龄其实是大过温拱与徐老夫人的。
清末民初开封场大户唐吴温邱王张门当户对的联姻,形成强强联手的家族势力,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家族之间的矛盾。
温氏家族第三世温蕴山先生给自己六个儿子起名首字用了“和”后边四个的起名涵盖了“温良恭俭让”的儒家要义。现在的孩子起名要么天一,要么震宇、宇轩,要么欣怡,要么昊天,极少“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之精意。我的父辈以上以拥有这几个字其中一个都为荣,看来现代社会的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太性急了一些,忘记了做人之根本。
历史意义
就当时的社会环境而言,温恭的儒学成就在地方上被推为最,也不为过,在文化几乎蛮荒之地的农耕时代,能够成为有功名的一介儒生,谈何容易,贵为距离举人仅一步之遥的岁贡生,已经是万里挑一了。
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新旧思想碰撞,成为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也是属于一个有明确儒教信仰的时代。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是沿袭千年,中国人成家立业之根本,现在这种城镇化模式从根本上瓦解了旧的传统乡村文化家族文化的载体,而新的城市道德秩序尚未完全建立,各路大师翻车之声不绝于耳。更缺乏如地方文化导师,如“李榕”、“温恭”、“王慎勋”、“唐柱澜”等儒学大家的精神引领,现代人因而感到迷茫,毁掉旧的道德秩序只在旦夕之间,建立新的社会道德秩序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撰写本文的目的是为铭记历史尽点绵薄之力,最大可能弥补地方人文历史记录中的某个断层,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不容西方文化入侵与瓦解的。
衷心感谢《绵州人文小组》群“李戴”先生,“山后人”先生等的古文释义及异体字解读。
壬寅年重阳节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18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