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所开创的大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很多人提到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时,都对大唐印象深刻。
不过提及大唐也是十分奇妙,因为唐朝开国皇帝的名声并不如后来的“李世民”和“武则天”高,这也不算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李渊的野心
李渊有野心其实也并不奇怪,他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期本就是太尉,还被赐了姓。
在北周建立起来之后,李渊的父亲李昞当上了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生长在这样的名门望族,李渊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更高的期望其实也不难理解,而且他们的家族本就和隋朝的上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七岁的那年,李渊就失去了父亲,他也袭封为唐国公,不过,还是个孩子的李渊就有着过人的社交天赋。
到了581年杨坚建立起隋朝之后,李渊也就跟着皇帝混了,进入了皇宫之后,他就开始担任起皇帝的禁卫武官,隋文帝对他也非常器重,因此,李渊也顺利当上了三洲刺史,也算是功成名就。
可这段时间主要还是杨家的天下,因此史书中对于李渊并没有太过于详细的记载,可也就是在期间的589年,李渊有了第一个孩子,名为李建成。
且不说封建社会,即使到了现在,很多父母在给孩子起名的时候都会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孩子的名字上,似乎也是时刻提醒着自己,也同样是在教育孩子。
“建成”二字,有“建功立业,成就大业”之含义。
李渊在这会可能还没有“起兵谋反”之想法,他所想要的,最起码是要守护住祖上的辉煌。
598年,二子李世民出生。
李世民这个名字起得也非常宏大,有“经世济民”的含义,李渊给二子起这个名字,不能说完全是野心,最起码也是雄心勃勃。
有这样一层想法,其实也和李渊本人的人生成长之路有关,在李渊从幼年到成年这段时间里,他都为人洒脱、性格开朗、待人宽厚,因此无论对方是贵是贱,都对李渊很有好感。
或许,也就是这样的人生规矩,让李渊对天下有着一种不太相同的感情,他也和那些传统意义上的贵族不太一样。
李世民自幼都非常聪慧,有着高明的见解和远见,面临大事的时候刚毅果断,因此,很多人都觉得这孩子以后前途充满希望。
在李世民出生后不久,李渊的三子李玄霸出生。
而李渊的野心,从第三个孩子的起名就体现出来了,所谓“玄霸”也可理解为“称霸天下”,在封建时代,这样的起名可谓是大忌,不过那会李渊和隋朝皇室的关系很好,隋朝的统治者也很难想到这一层。
第四子是在603年出生的,名为李元吉。
这个名字,引发后世的猜测就比较多了。
毕竟,“元”这个字在古代有“开始”的含义,皇帝的衣服也名为“元服”,也有人分析道:从李渊第四个孩子的起名,再结合前面三位看来,李渊不仅有建功立业的雄心,还有称霸天下当皇帝的野心。
到了613年,李渊也开始渐渐掌管起宫廷禁卫,从文官开始转任武职,当年隋炀帝征伐高句丽的时候,李渊还负责督运粮草,这也是一种莫大的信任,毕竟“粮草先行”。
而李渊最初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得等待机会。
正好,在613年隋炀帝命令李渊去镇守弘化镇,兼知关右诸军事,而李渊去了之后,同样将自己的社交天赋展现的淋漓尽致,天下豪杰都是他的座上宾。
这样的行为,自然让隋炀帝的心里非常不舒服,于是他下了诏书,让李渊去隋炀帝巡行所到的地方。
可好巧不巧的是,李渊碰巧生病了,于是就没去。
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后宫中的佳人,他就问道:“你的舅舅为什么迟迟没有到来?”
王氏也只好如实回答:“李渊已经病了。”
隋炀帝本身就是那种脾气爆炸的类型,一听这话当场就不愿意了,马上说道:“难道是要病死了吗?”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李渊的耳朵里,他得知隋炀帝非常生气之后,内心深处也充满了恐慌,因此终日饮酒,还收受贿赂,想要营造一种假象:自己终日喝酒交友受贿,就是为了金钱。
结果,祸不单行,李渊的三子李玄霸去世了,这也让李渊非常伤心。
617年,待到农民起义的烽火燃烧到全国之后,李渊已经留守太原,成为了这片区域的最高军政长官。
此时,前两个孩子都已经纷纷长大,能够为李渊做很多事情了。
对于从小就机警聪明的李世民,李渊对他也很有好感,在太原时还对他说:“唐本就是我的封国,太原就是唐所在地,如今我来到了此处,就是天赐良机。”
李渊也本身就有“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在朝廷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他早就成为了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在奉命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他也开始积累部队,将很多溃败的起义军纳入自己的麾下,因此实力不断加强。
有了前车之鉴,此后李渊结交豪杰都是走“暗线”,各种人才都被他网罗起来。
617年,天下进一步大乱,他身边的人都纷纷劝他起兵,李渊到了此时也算才真正下定了反隋的决心。
因此,在一个月之内,他就召集了近万人,还暗中将自己的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给找了过来,准备起事。
也就是这一年,李建成跟随父亲进图关中,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别率领了几十个骑兵到霍邑城下巡视,之后李渊的两个儿子拿下了霍邑之战。
第二年,李建成就被封为大将军和东讨元帅,伺机夺取了洛阳。
而李世民也在四处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到了621年6月,李世民班师凯旋的时候,亲自披挂了黄金铠甲,排列了一万骑兵,前后都有人在敲鼓吹号,李渊也感慨儿子的功劳很大,觉得此前没有什么官阶能配得上他,于是就专门整了一个“天策上将”的封号。
野心达成,后续未曾想到
或许也是因为在这段历史中,李世民的表现实在是过于突出,才让他的老爹李渊成为了一个被低估的开国皇帝。
这也和唐朝的一些史书有着很大的关系。
根据正史的记载,唐太宗是反隋起义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李渊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以一种非常被动的方式被儿子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这些记载很多都是在贬低唐高祖而美化唐太宗,不过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李世民应该也是最有力的推动者,此时的李渊是很有野心的,不过他只是缺乏决心,而非意志。
李渊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这是历史早已给出的论断,不可否认,作为一名开国皇帝,他也有着自己的过人之处。
他经历过生死存亡的重大选择,当年的霍邑的“进退之争”,李世民确实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可在这场战争中,究竟李世民和李建成谁的功劳更大,依旧存在争议。
可要说李渊有野心,他的野心远远不及自己的儿子李世民。
估计李渊也没有想到,自己精心培养的儿子们,却在日后走向了互相残杀的道路,也正是因为李渊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优柔寡断,才导致了这些事情的出现。
626年,李世民率尉迟敬德、房玄龄等人在玄武门杀害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按理说,若是没有这些意外,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该是李建成。
618年李渊称帝,就已经将李建成立为太子,李建成一生也和父亲南征北战,也并不软弱。
在当上太子之后,李建成也同样做过不少事情,他和李世民的侧重点不同,比如在620年,李世民征讨王世充的时候,李建成就负责镇守蒲州,防备突厥。
而621年,李建成和刘仚成交战,也俘虏了一千多人,斩首数百人,还处死了稽胡降兵六千余人。
不久后,另一边的李世民击败了刘黑闼,名臣魏征发现李建成为嫡长子,可他的功绩和李世民相比好像还差了一点,因此就建议李建成去请功,李建成也遵循了魏征的建议,请求去继续征讨刘黑闼,因为刘黑闼在失败后也卷土重来,于山东作乱。
很快,李建成也成功斩了刘黑闼,平定了山东。
从很多历史中都能看出,兄弟两人在打仗的时候都是有勇有谋的类型,只是接受到的任务不通报罢了。
可李世民完全继承到了李渊的野心,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世民是在长期征战中积累下来的权柄,对李建成出生早而被立太子的事情很不服气,于是就想尽办法取而代之,在历史上被称为“玄武政变”。
李元吉就比较惨了,在哥哥们外出征战的时候,他也有过参与,比如平定刘黑闼的战斗,他就参与其中。
而且,他还非常支持哥哥李建成,对李世民非常不满,结果,他也和李建成死在了一起,年仅24岁,成为了政治牺牲品。
在这件事后,李渊对于李世民也无可奈何,当然是悲痛的心情更多一些,事已至此,他也仅仅只剩下了一个孩子,为了保证自己的家族延续下去,他也只好将心狠手辣的李世民立为皇太子,各种事情全都由李世民决断。
626年,李渊传位给李世民,第二年,天下就进入了贞观年代。
也因为李世民在世的时候,唐朝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巅峰年代,因此李世民和他的唐朝在历史上的知名度才如此之高。
在他的野心下,李渊的野心,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参考
唐高祖李渊私许易储辨 刘蓬春
《新唐书》卷1《高祖本纪》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gsasa.com/1039.html